[发明专利]一种提高频谱利用率的D2D-P复用蜂窝网络通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19020.2 | 申请日: | 2016-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0472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9 |
发明(设计)人: | 李莉;王欢;王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W16/10 | 分类号: | H04W16/10;H04W72/04;H04W72/08;H04B7/0456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赵继明 |
地址: | 200234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频谱 利用率 d2d 蜂窝 网络 通信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频谱利用率的D2D‑P复用蜂窝网络通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建立蜂窝网络;S2,根据Hk,m,利用干扰对齐法,求得各D2D‑Pm的N行、d列预编码矩阵Fm的解集;S3,计算D2D‑Pm对CUk的干扰矩阵Hk,mFm,设计正交于Hk,mFm的N行、d列的蜂窝用户后置编码矩阵Wk;S4,利用基于最小化均方误差的干扰对齐法,求得所有D2D‑Pm的发射机预编码矩阵Fm和接收机后置编码矩阵Gm,并进行通信;S5,设置D2D‑Pm的SINR阈值ωth,判决D2D‑Pm是否接入蜂窝网络;S6,采用改进的注水功率分配法对所有D2D‑Pm分配发送功率;S7,根据步骤S2~S6的结果,进行通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将D2D‑P对蜂窝用户的干扰对齐到蜂窝用户处,保证了蜂窝用户的通信优先级,控制了D2D‑P之间的相互干扰,提高了D2D‑P和速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蜂窝网络通信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提高频谱利用率的D2D-P复用蜂窝网络通信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通信的快速发展,如何在有限的频谱资源的情况下,最大化的利用频谱资源,一直是研究的热点。在蜂窝网络中,将设备对设备用户对(D2D-P)加入到蜂窝网络中复用其频谱资源,能提高频谱利用率,但会对蜂窝用户带来不可避免的干扰,影响蜂窝用户传输速率等性能指标。
针对蜂窝网络频谱资源利用率不高及D2D-P对蜂窝网络造成干扰等问题,DaquanFeng等人(Daquan Feng,Lu Lu,Yi Yuan-Wu,Geoffrey Ye Li,Gang Feng,ShaoqianLi.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s Underlaying Cellular Networks,IEEETRANSACTIONS ON COMMUNICATIONS,VOL.61,NO.8,pp.3541-3551,AUGUST 2013)提出如下方法:通过事先设定阈值,选择符合要求的D2D-P,然后采用将功率分配给潜在的蜂窝用户和符合要求的D2D-P,最后,在潜在的蜂窝用户中挑选合适的用户与符合要求的D2D-P配合,通过选择合适范围的D2D-P、蜂窝网络覆盖范围、活跃的蜂窝用户和D2D-P的数目,最大化系统的吞吐量增益及访问速率。此种方法限于蜂窝网络上行链路中,只保证了部分蜂窝用户的通信需求,没有具体的消除D2D-P加入蜂窝网络带来的干扰等。
Lu Yang等人(Lu Yang,Wei Zhang,Shi Jin,“Interference Alignment inDevice-to-Device LAN Underlaying Cellular Networks”,IEEE TRANSACTIONS ONWIRELESS COMMUICATIONS,VOL.14,NO.7,PP.3715-3723,JULY,2015.)采用干扰对齐算法,解决D2D-P复用频谱资源造成的干扰,方法如下:(1)当基站的上行链路没有完全被蜂窝用户占据时,将D2D-P对蜂窝用户的干扰对齐到这些空闲链路中,从而使蜂窝用户免于干扰;(2)当基站上行链路被完全占据时,D2D-P能占据部分上行链路,此时设置干扰阈值,将占据的链路干扰控制在阈值之下,以此来控制对蜂窝用户的干扰。此方法虽然消除了D2D-P对蜂窝用户通信链路的干扰,但当蜂窝用户较多时,D2D-P造成的干扰不能完全消除,且接入后的D2D-P数量及其传输速率等性能指标没有考虑,只考虑了D2D-P接入蜂窝网络的中断概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师范大学,未经上海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1902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