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母型潮汐涌浪发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18933.2 | 申请日: | 2016-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9722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3 |
发明(设计)人: | 杨飏;张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03B13/16 | 分类号: | F03B13/16;F03B13/26;H02K7/18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212 | 代理人: | 曲永祚;李洪福 |
地址: | 11602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套筒 外套筒 蓄电池 发电组件 涌浪发电装置 水母 潮汐 内部气压 外界电网 外界气压 发电 动密封 固定部 通气管 浮体 套筒 装配 输出 平衡 | ||
本发明公开了水母型潮汐涌浪发电装置,包括:浮体、外套筒、内套筒、发电组件和蓄电池;其中,内套筒为固定部,外套筒套置于内套筒上,且与内套筒实现动密封装配;发电组件以外套筒与内套筒的相对运动作为发电动力,外套筒与内套筒的相对运动形成的内部气压变化通过设置在外套筒上的通气管与外界气压平衡,且发电组件可设置多个,最终发电均汇集到蓄电池内,再由蓄电池最终输出到外界电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电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水母型潮汐涌浪发电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存在的技术中,多以活塞和导向杆的运动,将水流改向并冲刷轮机叶片的方式带动发电机转动而发电,水流在装置内部的冲刷速度将直接影响到发电的稳定性,如果水流缓慢,就不会起到冲刷带动轮机叶片的作用,发电量无法保证。同时装置的各种部件均为金属部件,必须长期浸没在海水里,长期使用会造成较大的腐蚀损坏,最终导致轮机叶片和传动杆等部件失效。同时,装置的防腐不易实现。并且上述的发电结构均为大型机械结构,并不能做成小型结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出一种结构精简,不受地理环境限制的,对结构体积没有限制的水母型潮汐涌浪发电装置。
为达到以上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水母型潮汐涌浪发电装置,包括:浮体、外套筒、内套筒、发电组件和蓄电池;
内套筒下端与海床固定;
外套筒为顶部密封,底部敞口的套筒,且外套筒套置于内套筒上端;其中,外套筒内壁与内套筒外壁之间设置滚动体和滑动密封圈,实现外套筒和内套筒相对滑动且密封;
浮体浮于海面上,且通过刚性连接件与外套筒连接;
外套筒上设置有用于平衡与外套筒与内套筒形成密封腔室内部与外部大气压的通气管;
发电组件设置于外套筒与内套筒形成密封腔室内部,包括:发电机、传动齿轮箱和齿条;
发电机输入轴与传动齿轮箱动力输出轴之间设置有飞轮,且发电机输入轴和传动齿轮箱均与内套筒固定;
齿条顶部与外套筒顶部铰接固定,底部固定有复位弹簧,且复位弹簧另一端固定于内套筒内壁底部;
其中,传动齿轮箱动力输入齿轮与齿条配合传动;发电组件数量大于等于个;
蓄电池设置于外套筒与内套筒形成密封腔室内部,且输入电路与发电组件输出电路连接,输出电路与外界连接。
作为优选结构,刚性连接件为筒形网状钢结构,此结构具有质量轻刚性强的特点。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发明,通过浮体牵引外套筒与内套筒的相对运动,实现拉动齿条上下往复运动,且齿条与传动齿轮箱动力输入齿轮配合传动,最终驱动发电机输入轴转动发电(同时外套筒与内套筒形成密封腔室的气压变化通过通气管与外部大气压平衡,通常通气管的另一端固定在浮体上),发电机所发电量输入到蓄电池(当运用多组发电组件时,所有发电机所发电量均汇集到蓄电池内),再通过蓄电池与外部电网连通。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本发明共3幅附图,其中: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发电组件安装位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外套筒与内套筒配合密封部分局部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未经大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1893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离心泵
- 下一篇:易拆装轴向剖分多级离心泵叶轮定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