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供一回中心回水管竖直埋管换热器用柱形电熔管接头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17154.0 | 申请日: | 2016-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511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发明(设计)人: | 杨晋明;张静;杜震宇;崔钰;杜浩渊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原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28F9/26 | 分类号: | F28F9/26 |
代理公司: | 太原市科瑞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4101 | 代理人: | 申艳玲 |
地址: | 030024 山西***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回 中心 回水 竖直 埋管换热 器用 柱形电熔 管接头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地源热泵系统中的地埋管换热器接头,具体涉及一种多根供水直管与一根回水直管组成的多供一回中心回水管竖直埋管换热器用柱形电熔管接头。
背景技术
在建筑能耗中,暖通空调系统与热水系统所占的比例接近60%,而且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还有继续上升趋势。地源热泵作为一项新技术,具有“高效”和“替代”两个重要的特点,而且可以满足建筑物冷热需求的同时提供生活热水,因此受到广泛的关注。竖直埋管换热器因其较高的换热效率得到普遍的应用。竖直换热接头作为埋管换热器的关键部件,联结着供水管与回水管,使流经换热器的介质在接头处做180度转向。工程中常用的单U、双U换热接头,连接等数量的供回水管,而回水管的换热量远小于供水管,且供回水管间存在热短路现象,回水管与饱和换热层间也存在热交换,使热量损失,不利于换热。为此,工程中常将出水管用绝热材料保温,但普通的保温材料在施工中往往被水打湿而失效。另外传统的单U、双U换热接头必须在施工现场进行电热焊接,对施工条件与施工设备有相当高的要求,这都给地源热泵的发展带来了阻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换热效率高、施工简便、初投资较低的多供一回中心回水管竖直埋管换热器用柱形电熔管接头。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多供一回中心回水管竖直埋管换热器用柱形电熔管接头,包括柱形接头主体与配套电熔套管,接头下部为汇水器,汇水器上方设有一根竖直回水直管和多根均匀分布在回水直管周围的供水直管,供水直管的中心均匀分布在回水直管的同心圆上,回水直管的中心与接头的中心位于一条线上,回水直管外侧设有同轴的套管直管组成管中管,接头的供水直管、套管直管、回水直管上方分别通过配套的电熔套管与换热器的支管连接。
上述方案中,所述供水直管设有2~6根,均匀分布在管中管的周围。
上述方案中,所述回水直管采用管中管保温,保温方式为管中管真空隔热层、管中管橡塑隔热层、管中管空气隔热层或管中管真空层低辐射膜保温的任一种。
上述方案中,所述供水直管与套管直管之间通过加强筋板连接。
本发明提供的接头,采用的柱型电熔管主体是一次性注塑成型的一体式接头主体。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提供的换热接头可同时与多根供水支管连接,增大了换热面积,大大提高了单位井深换热量;
(2)使用一根回水管代替多根回水管,改善换热器性能的同时减少了换热器成本;
(3)柱形接头设有管中管套管直管,使保温套管底部容易固定;
(4)供水直管与套管间通过加强筋板联结,提高了柱形接头的稳定性,使其不易变形;
(5)柱形接头供回水直管及套管直管与换热器供回水支管及套管通过配套电熔套管电熔连接,避免了在施工现场进行热熔连接,造成的连接处内径减小等后果;
(6)柱形接头主体采用一次性注塑成型技术,制作工艺简易,利于推广。
附图说明
图1是两供一回中心回水管竖直埋管换热器接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两供一回中心回水管竖直埋管换热器接头的主视图。
图3是图2的左视图。
图4是图2的剖视图。
图5是三供一回中心回水管竖直埋管换热器接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三供一回中心回水管竖直埋管换热器接头的主视图。
图7是图6的左视图。
图8是图6的剖视图。
图9是四供一回中心回水管竖直埋管换热器接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四供一回中心回水管竖直埋管换热器接头的主视图。
图11是图10的剖视图。
图中,1-汇水器;2-供水直管;3-供水管电熔套管;4-供水支管;5-回水直管;6-回水管电熔套管;7–回水管;8-套管直管;9-套管电熔套管;10-套管;11-加强筋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两供一回中心回水管竖直埋管换热器用柱形电熔管接头。
如图1~4所示,它采用的柱型电熔管主体是一次性注塑成型的一体式接头主体,供水直管设有2根,均匀分布在管中管的周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理工大学,未经太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1715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携带中性笔的直尺
- 下一篇:一种烟气废热热交换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