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Fe3O4@SiO2@Zr-MOF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16974.8 | 申请日: | 2016-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976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25 |
发明(设计)人: | 杨清香;陈志军;方少明;赵倩倩;蒋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轻工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B01J20/22 | 分类号: | B01J20/22;B01J20/28;B01J20/30;C02F1/28;C02F101/38;C02F101/34 |
代理公司: | 郑州优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25 | 代理人: | 张绍琳;孙诗雨 |
地址: | 450002***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fe sub sio zr mof 制备 方法 及其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Fe3O4SiO2Zr-MOF的制备方法及其对2-硝基-1,3-苯二酚吸附方面的应用。
背景技术
MOF材料是近几十年来发展的一种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可用于气体吸附、有机物吸附、重金属离子吸附、催化、药物释放等领域。2012年,黄玉婷等人研究了Zr-MOF类型材料在CO2吸附和CO2/N2选择性吸附。2014年,何琴琴等人研究了PANI/N-K2Ti4O9/Zr-MOF的光催化性能,GregoryW.Peterson研究了Zr-MOF-NH2对毒气的去除能力。HeQinqin研究了Zr-MOF对染料罗丹明B的吸附性能。Zr-MOF在气体吸附,催化等领域都有应用,但是与磁性粒子复合后应用在对有机物分子的吸附上非常少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制备一种具有较厚MOF层和好的磁响应性的磁性杂化粒子Fe3O4SiO2Zr-MOF,并用这种杂化粒子对2-硝基-1,3-苯二酚进行吸附性能研究,该杂化粒子稳定性好、易分离。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Fe3O4SiO2Zr-MOF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将氯化锆、对苯二甲酸溶入DMF中制成混合溶液;
(2)在水热的条件下,将Fe3O4SiO2磁性粒子和步骤(1)制得的混合溶液封入反应釜中,加热至105~135℃,维持此温度24h,然后降至室温,经磁分离、洗涤得到初产物;
(3)将步骤(2)得到的初产物替换步骤(2)中的Fe3O4SiO2磁性粒子重复步骤(2)的操作,循环3~5次后干燥得到目标产物。
所述步骤(1)混合溶液中氯化锆的浓度为1.4~3g/L。
所述步骤(1)混合溶液中对苯二甲酸的浓度为1~2g/L。
所述步骤(2)中以混合溶液的体积为基准,Fe3O4SiO2磁性粒子的加入量为2~5g/L。
利用Fe3O4SiO2Zr-MOF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Fe3O4SiO2Zr-MOF在2-硝基-1,3-苯二酚吸附方面的应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制得的Fe3O4SiO2Zr-MOF具有三明治结构,内核四氧化三铁起到对外磁场响应达到磁分离的目的,外层多孔Zr-MOF起到有效吸附水体系中有机污染物的作用,中间是二氧化硅层既起到了保护四氧化三铁的作用,又起到了桥连四氧化三铁和Zr-MOF的作用。基于外层Zr-MOF材料孔结构的特点,又具有高的热稳定性和优异的抗水、抗酸碱性能,它对水体中的酚类有机污染物具有优良的吸附性能,结合四氧化三铁具有超顺磁性,因此该发明四氧化三铁/二氧化硅/Zr-MOF(Fe3O4SiO2Zr-MOF)可以对有机染料进行磁分离处理,且分离效果较好,操作简便易行,从而使得四氧化三铁/二氧化硅/Zr-MOF在水体中污染物处理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Fe3O4SiO2Zr-MOF具有磁响应性好,稳定性好,Zr-MOF层厚度可调等优点。所述方法是一种简单、快速的磁性MOF多孔材料的制备方法,原料成本低廉,具备产业化优势。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Fe3O4SiO2Zr-MOF与Fe3O4标准卡片和Zr-MOF的XRD对照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轻工业学院,未经郑州轻工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1697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