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融雪净水罐及太阳能融雪净水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15313.3 | 申请日: | 2016-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468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04 |
发明(设计)人: | 陈志莉;彭靖棠;于涛;杨毅;熊开生;刘婧婷;刘强;刘洪涛;尹文琦;夏亚浩;姚洋;郑宏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F24J2/34 | 分类号: | F24J2/34;F24J2/06;C02F1/00;B01D35/02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1 | 代理人: | 方洪 |
地址: | 401311 重庆市沙坪***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融雪 净水 太阳能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融雪技术领域,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融雪净水罐及太阳能 融雪净水系统。
背景技术
寒冷地区主要存在饮用水供应不够便捷、水质安全无法保证、冬季吃水困 难等问题。某些偏远高原寒冷地区供水设施简陋甚至根本没有供水设施,春季 和雨季降雨对水源污染严重,居民自发开辟水源水质安全没有保障,冬季低温 引起井口或河流结冰使得现有水源无法使用。然而这些地区冰雪资源丰富,合 理利用冰雪资源作为饮用水将大幅缓解饮用水资源困难的现状。
在全球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人类在享受能源带来的利益的同时,也遇到 了一系列无法避免的能源安全利用的挑战,能源短缺以及过度使用能源造成的 环境破坏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绿色能源和可持续 发展等问题是本世纪人类面临的重大课题,许多国家已经颁布了相关政策来鼓 励不同领域内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特别是在常规能源相对缺乏的高原寒冷地区, 绿色可持续能源的应用迫在眉睫。太阳能作为一种可再生的绿色新能源,具有 清洁、环保、持续、巨大的优势,已经成为人类应对能源短缺、气候变化以及 节能减排的重要选择之一,受到了世人的强烈关注。我国的太阳能资源分布广 阔,十分丰富,三分之二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大于5020MJ/m2,年日照时间在 2200h以上,与日本、欧洲等国家相比,更具有利用太阳能的良好条件。特别是 以西藏地区为代表的高原寒冷地区,太阳能资源不仅名列全国前茅,同时也是 世界上太阳能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因此,在寒冷地区将太阳能利用技术同冰雪 资源连用,合理利用冰雪资源进行饮用可极大缓解饮用水资源困难问题。
目前,太阳能的光热或光电转换技术主要用于道路的融雪除雪,鲜有利用 太阳能融雪用于净水领域的相关研究报道。利用太阳能进行道路的融雪除雪主 要包括两种方式,一是太阳能转化为电能,通过导电掺和材料发热加热雪体; 二是太阳能转换为热能直接加热雪体。太阳能光伏导电技术属于电加热融雪方 法,耗能较大。由于传统的太阳能电池的效率仅有14%左右,因此利用太阳能 光伏电池发电融雪的成本太高。然而,一般的太阳能集热系统的效率可达50% 左右,因此太阳能光热转化融雪具有更好的应用前景。如太阳能加热阀融雪, 通常由集热单元、蓄热体和融雪单元三个部分组成,集热单元是收集太阳能的 热量并输送到蓄热体中,热量在蓄热体中储存并可将能量传导至雪体中,使道 路表面的雪体温度升高而融化。该项技术不仅可以提高能源利用率,而且清洁 环保,但在气温过低或降雪量过大的地区道路不宜使用。
如今,融雪取水的保障途径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①采用太阳光、太阳房自然融雪方式融雪效率低、耗时长;
②采用常规能源驱动燃炉加热雪体方式融雪取水,能耗较高,热利用率较 低,不仅大大增加了造水成本,同时也造成环境污染,难以成为可持续的主要 供能方式;
③部分地区雪融水水质较差,只经过简单的沉淀处理难以达到生活用水水 质要求。
发明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融雪净水罐。
一种融雪净水罐,具有罐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为上端敞口下端封闭 的筒状结构,罐体上端的敞口可通过端盖密封;所述罐体具有内胆和外胆,在 内胆与外胆之间形成储油腔,外胆的外面包裹有保温层,在罐体下端的周侧壁 上开设进油口,罐体上端的周侧壁上开设出油口,出油口及进油口均与储油腔 相通;在所述内胆中装有粗滤层和精滤层,粗滤层位于精滤层的上方,粗滤层 和精滤层将内胆的内部空间分隔成三个腔室,从上往下依次为融雪腔室、过渡 腔室和净水腔室;在所述罐体的底部穿设有出水管,该出水管的上端口与所述 净水腔室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1531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