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通讯系统的无线通讯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15058.2 | 申请日: | 2016-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9089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4 |
发明(设计)人: | 吴志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18 | 分类号: | H04L1/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徐金国 |
地址: | 中国台湾桃***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讯 系统 无线通讯 处理 方法 | ||
1.一种用于一通讯系统的一网络端的无线通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
使用正常延迟配置与该通讯系统的一通讯装置通讯连接;
从该通讯装置接收一使用者设备能力信息,其中该使用者设备能力信息指示该通讯装置支持减少延迟;
回应该使用者设备能力信息而传输一配置讯息至该通讯装置,该配置讯息是用以配置该通讯装置采用减少延迟;
于传输该配置讯息后,在一第一下行链路成分载波上且在一第n子讯框的一时槽中传输一第一混合式自动重传请求讯息至该通讯装置;
在一第一上行链路成分载波上且在一第(n+x)子讯框的一时槽中从该通讯装置接收一第一混合式自动重传请求回馈讯息,其中n和x为正整数,且x小于4;以及
于传输该配置讯息后,在两个时槽中传输一第五混合式自动重传请求讯息至该通讯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含:
传输一指示讯息至该通讯装置以指示该第一混合式自动重传请求讯息,其中该指示讯息包含一资源区块配置、一调变和编码机制、一混合式自动重传请求程序编号、一新数据指示器与一冗余版本中的至少一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含:
回应该第一混合式自动重传请求回馈讯息而在该第一下行链路成分载波上且在一第(n+x+y)子讯框的一时槽中传输一第二混合式自动重传请求讯息至该通讯装置,其中y为小于4的一正整数;
其中该第n子讯框、该第(n+x)子讯框及该第(n+x+y)子讯框包含两个时槽,且满足下列条件中的一者;
该第n子讯框的时槽、该第(n+x)子讯框的时槽及该第(n+x+y)子讯框的时槽分别为该第n子讯框的第一时槽、该第(n+x)子讯框的第一时槽及该第(n+x+y)子讯框的第一时槽;以及
该第n子讯框的时槽、该第(n+x)子讯框的时槽及该第(n+x+y)子讯框的时槽分别为该第n子讯框的第二时槽、该第(n+x)子讯框的第二时槽及该第(n+x+y)子讯框的第二时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线通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含:
在该第一上行链路成分载波上且在一第(n+x+y+z)子讯框的一时槽中从该通讯装置接收一第二混合式自动重传请求回馈讯息,其中z为小于4的一正整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使用者设备能力信息指示该通讯装置的一特定数量的自动重传请求程序支持减少延迟。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含:
配置该第一下行链路成分载波和一第二下行链路成分载波至该通讯装置,以用于载波聚合或双连结;
在该第二下行链路成分载波上且在一子讯框的两个时槽中传输一第三混合式自动重传请求讯息至该通讯装置;以及
在用于载波聚合的该第一上行链路成分载波或用于双连结的一第二上行链路成分载波上且在一子讯框的两个时槽中从该通讯装置接收一第三混合式自动重传请求回馈讯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含:
配置该第一下行链路成分载波和一第二下行链路成分载波至该通讯装置,以用于载波聚合或双连结;
在该第二下行链路成分载波上且在一第m子讯框的一时槽中传输一第四混合式自动重传请求讯息至该通讯装置;以及
在用于载波聚合的该第一上行链路成分载波或用于双连结的一第二上行链路成分载波上且在一第(m+x)子讯框的一时槽中从该通讯装置接收一第四混合式自动重传请求回馈讯息;
其中m和x为正整数,x为小于4的正整数,该第m子讯框和该第(m+x)子讯框的每一者包含两个时槽,且满足下列条件中的一者:
该第m子讯框的时槽及该第(m+x)子讯框的时槽分别为该第m子讯框的第一时槽及该第(m+x)子讯框的第一时槽;以及
该第m子讯框的时槽及该第(m+x)子讯框的时槽分别为该第m子讯框的第二时槽及该第(m+x)子讯框的第二时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1505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