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止流夹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14168.7 | 申请日: | 2016-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571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06 |
发明(设计)人: | 吴林元;吴以照;俞云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林华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5/175 | 分类号: | A61M5/175;A61M39/28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陆明耀;何朝旭 |
地址: | 21510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止流夹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止流夹。
背景技术
现在医疗单位在给患者进行治疗时,对于需多次输液给药的患者,为了避免多次重复注射带来的痛苦,通常都会使用留置针,这样只需在第一次注射时同时将留置针也一起刺入静脉,输完液后将针头拔出而将留置针继续留在静脉中,并用肝素塞封住留置针接口。
虽然,留置针和留置导管已经在临床上被广泛使用,但留置针和留置导管内的回血堵管现象比较普遍。
现有技术通过止流夹对留置针和留置导管的连接软管进行压迫,使管内液体止流,例如,中国专ZL200720038724.0公开了一种带止流夹的留置针,中国专利ZL201020300568.2公开了一种留置针止流阀。
然而,在临床实践中,现有技术都避免不了给药通道由于回血堵管的问题。
更重要的,现有技术的止流夹往往只设法解决止流问题,但是由于止流夹只对软管的某一点或一小段施加压力,从而使软管内阻断,液体止流,而其对管内液体施加的压力往往是有限的,因此,一旦病人出现咳嗽、用力、激动等情况,就可能使血压升高并大于软管内液体压力,从而出现血液回流到软管中,出现管内回血问题,所以,临床上在使用了现有技术的止流夹后,仍一直无法解决止流后留置针管内回血造成堵管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通过挤压机构来增加输液管内液体或空气的压力,从而避免血液回流堵塞给药通道的止流夹。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止流夹,包括具有第一导孔、第二导孔以及锁止机构的本体;
所述本体上设置有用于将贯穿所述第一导孔和第二导孔的输液管夹止在夹止点处的第一夹止件和第二夹止件;
所述本体上还设置有用于在夹止状态下对所述夹止点后部的输液管进行挤压且长度指定的第一挤压面和第二挤压面。
优选的,所述的一种止流夹,其中:
常态下,所述第一夹止件的第一顶点和第二夹止件的第二顶点的间距a∈{0.9Φ,1.1Φ},其中Φ为输液管管径;所述第一挤压面和第二挤压面形成剖面为楔形的夹缝,所述夹缝的大端远离所述夹止点,所述夹缝的小端宽度大于等于输液管的管径;
夹止状态下,所述第一顶点和第二顶点相互抵靠或交错重叠;所述第一挤压面、第二挤压面与所述夹止点形成剖面为三角形的夹缝,所述夹缝的开口端宽度小于所述输液管的管径。
优选的,所述的一种止流夹,其中:所述本体包括指定尺寸且依次连接的水平段、第一圆弧段、第一按压段、第二圆弧段以及第二按压段;所述第一导孔位于所述水平段到第一圆弧段之间的区域,所述第二导孔位于所述第二圆弧段区域;所述水平段的自由端设置有第一卡扣,所述第二按压端的活动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卡扣配合形成所述锁止机构的第二卡扣。
优选的,所述的一种止流夹,其中:所述本体的宽度为8-10mm。
优选的,所述的一种止流夹,其中:所述第一按压段和第二按压段的外壁上间隙设置有若干凸筋。
优选的,所述的一种止流夹,其中:所述第一卡扣包括带有圆弧段的凸起,所述凸起与所述水平段围合成一个卡槽;所述第二卡扣包括与所述卡槽相匹配所述凸台,且所述凸台朝向所述第一卡扣的一角为与所述圆弧段匹配的倒角形状。
优选的,所述的一种止流夹,其中:所述第一夹止件和第二夹止件位于所述第二圆弧段的两端,且夹止状态下,它们与所述第二圆弧段围合成扇形。
优选的,所述的一种止流夹,其中:所述第一夹止件与第二夹止件分别通过加强板、固接在所述本体上,且它们分别与所述本体组合成倒角三角形。
优选的,所述的一种止流夹,其中:所述第一挤压面的第一端到第二按压段的距离大于其第二端到第二按压段的距离;包括所述第一挤压面的第一挤压件的一端固定在第二按压段的内壁上,另一端抵靠在加强板上;
所述第二挤压面的第三端到第一按压段的距离小于等于其第四端到第一按压段的距离;包括所述第二挤压面的第二挤压件的一端固定在第一按压段的内壁上,另一端抵靠在加强板上。
优选的,所述的一种止流夹,其中:所述第一挤压面和第二挤压面的长度为15-20mm。
优选的,所述的一种止流夹,其中:常态下,所述第一挤压面与所述输液管的近端外壁形成指定夹角;所述第二挤压面与所述输液管的远端外壁部分或全部贴合。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优点主要体现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林华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林华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1416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