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聚丙烯腈基碳纤维纺丝原液氨含量的检测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610013877.3 | 申请日: | 2016-01-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273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7 |
| 发明(设计)人: | 杨永岗;李二跃;李宗仁;朱于刚;胡培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31/16 | 分类号: | G01N31/16 |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维益专利事务所 32211 | 代理人: | 何学成 |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常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聚丙烯 碳纤维 纺丝 原液 含量 检测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丙烯腈基碳纤维纺丝原液氨含量的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碳纤维是一种具有强度高、模量高、密度低、线膨胀系数小、耐高温、 抗疲劳、抗腐蚀等优异性能的新型碳材料,广泛应用于军事和生活领域。 目前碳纤维生产中,90%的原丝为聚丙烯腈(PAN)基纤维,并且随着低成本 碳纤维的研究与开发,碳纤维原丝品种和生产原丝的工艺技术仍是研究的 重点。PAN原丝是碳纤维重要的前驱体,其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最终 碳纤维的性能水平。
在聚PAN基碳纤维原丝的生产过程中,PAN原液的氨化程度影响着原 液的凝固成型速率和后期原丝的可牵伸性,是影响碳纤维强度的主要因素 之一。通过原液的氨化,能够有效提高原液的亲水性,减缓凝固成型过程 中双扩散的速率,近而避免皮芯结构的形成;且通过控制原液的氨化程度 能有效避免影响凝固成型的其它因素,因而具有较好的优越性。目前PAN 原液的氨含量测定方法显有报道。仅有的报道中,测试方法中需要用水反 复冲洗,容易溅出,造成误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聚丙烯腈基碳纤维 纺丝原液氨含量的检测方法,该方法操作简单,测试误差小,可实现对聚 丙烯腈基碳纤维纺丝原液的氨化程度的准确控制。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聚丙烯腈基碳纤维纺丝原液氨含量的检测方法,采用挤压方式将 聚丙烯腈基碳纤维纺丝原液呈线状浸入水中,同时采用搅拌器进行搅拌, 将聚丙烯腈基碳纤维纺丝原液在水中搅拌分散成丝状;待聚丙烯腈基碳纤 维纺丝原液中的氨充分溶解于水中形成氨水,用标准酸溶液滴定所述的氨 水,并通过计算得出原液中氨含量。
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在锥形瓶中加入50~150g水;
2)将聚丙烯腈基碳纤维纺丝原液放置在挤压设备中,通过挤压方式对 聚丙烯腈基碳纤维纺丝原液呈线状挤入到步骤1)所述的锥形瓶中,同时, 采用搅拌器对锥形瓶中的物料进行搅拌,直至纺丝原液在水中分散呈丝状; 并且,对挤压入瓶的聚丙烯腈基碳纤维纺丝原液进行增量法称量,记录数 据为M;
3)待聚丙烯腈基碳纤维纺丝原液中的氨充分溶解于水中形成氨水后, 一般该溶解过程需要15~30分钟,再用标准酸溶液对其进行滴定,消耗标 准酸的体积记为V,并通过公式计算结果。
计算公式为:N%=[(C×V)/(1000×M)]×17×100%
式中:C——滴定所用标准酸溶液的当量浓度;
V——消耗标准酸的体积;
M——试样的质量;
17——氮的分子量;
所述的挤压设备为注射器、塑料手套、橡胶手套、保鲜膜或者保鲜袋 等可以实现挤出线状液体的介质。
所述的标准酸溶液为硫酸溶液、盐酸溶液或者硝酸溶液。
所述的搅拌器为磁力搅拌器、机械搅拌器或者搅拌棒。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检测方法操作简单、测试误差小,实现了PAN基 碳纤维纺丝原液氨含量的精确控制,从而实现了对PAN基碳纤维纺丝原液的 氨化程度的准确控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一种聚丙烯腈基碳纤维纺丝原液氨含量的检测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 骤:
1)在锥形瓶中加入150g水;
2)将聚丙烯腈基碳纤维纺丝原液放置在塑料手套中,通过挤压方式对 聚丙烯腈基碳纤维纺丝原液呈线状挤入到步骤1)所述的锥形瓶中,同时, 采用磁力搅拌器对锥形瓶中的物料进行搅拌,直至纺丝原液在水中分散呈 丝状;并且,对挤压入瓶的聚丙烯腈基碳纤维纺丝原液进行增量法称量, 记录数据为M,M为3.0785g;
3)待聚丙烯腈基碳纤维纺丝原液中的氨充分溶解于水中形成氨水后, 一般该溶解过程需要15~30分钟,再用硝酸标准酸溶液(浓度C为 0.585662mol/L),消耗标准溶液的体积为31.73mL,并通过公式:N%=[(C ×V)/(1000×M)]×17×100%计算聚丙烯腈基碳纤维纺丝原液氨含量为 0.1026%。
实施例2:
一种聚丙烯腈基碳纤维纺丝原液氨含量的检测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 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1387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