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节能型盘管冷却式铸造砂快速焙烧再生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13606.8 | 申请日: | 2016-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9948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9 |
发明(设计)人: | 赵友谊;曾华生;王晋槐;陈云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金璞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5/00 | 分类号: | B22C5/00 |
代理公司: | 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7105 | 代理人: | 侯德玉 |
地址: | 25531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节能型 冷却 铸造 快速 焙烧 再生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铸造废砂再生系统,尤其是一种节能型铸造砂的高温快速焙烧再生系统,属于铸造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机械行业制造水平的不断提升,对铸造行业的铸件表面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覆模砂和树脂砂等新型型砂的使用比例越来越高。产品铸造完毕后,上述的型砂即成为铸造废砂。铸造废砂的循环回用能够使铸造企业有效降低能源消耗、节约型砂资源,从根本上防止废旧型砂对环境的污染问题。
铸造废砂再生回用的关键技术问题是,实现两类材料的有效分离,即型砂基体与型砂表面残余的大量起粘结作用的材料相互脱离,如各种树脂材料、水玻璃等。
目前,铸造废砂的再生方法主要有机械再生法和热法再生,其中热法再生是对铸造废砂进行加热、灼烧去除砂粒表面包裹的覆膜或树脂等有机物,再生效果较好。但是,热法再生过程中,铸造废砂连续进入砂处理设备后迅速升温,使砂粒表面有机物分离去除,然后迅速冷却进入再生过程。但是经过冷却再生过程后得到的再生砂往往具有较高的温度,一方面产生能源浪费,另一方面对再生砂的输送、存储造成困难。
为了解决能源浪费的问题,申请号为2010101972375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废旧型砂或型芯再生设备,该设备将对流换热技术与沸腾流化加热技术结合,应于废旧型(芯)砂的热法再生。即将焙烧炉上部的出烟口通过烟道与流化室连通,从焙烧炉上部的出烟口排出的高温烟气通过烟道进入到流化室内,用于砂粒的流化加热再生,从而使热能得以充分利用,排烟损失降低。利用此种方法虽然可以使部分高温烟气的热量得以利用,但是也存在着一些不足。首先,由于进入流化室内的气体为设备上方排出的经过燃烧后的烟气,温度很高,因此会使得设备下方的经过焙烧的砂粒难以冷却,从而对再生砂粒的收集和运输带来不便,影响设备的再生效率;其次,经过燃烧后的烟气存在着氧气含量低的问题,无法满足燃烧的需要,使得燃烧器中喷出的燃料无法充分燃烧,这样不仅会造成能源浪费,还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针对申请号为2010101972375的中国专利提供的一种废旧型砂或型芯再生设备存在的再生砂粒的收集和运输带来不便的问题,申请号为201210360433.9的中国专利提供了一种沸腾式流化焙烧炉,该焙烧炉在炉体的下方固定设置有一个汇气室,汇气室的顶壁上固定设置有风管,所述风管的下端位于汇气室中,风管的上端位于热交换区且设置有风帽。在实用过程中焙烧后的砂粒经过与风管中的空气进行热交换,一方面,可以加快砂粒的冷却;另一方面,使风管中的空气变位热空气进入炉膛内,帮助炉膛内旧砂的燃烧。但是该方案中,经过焙烧的高温烟气仍然直接排放到大气中,没有充分利用高温烟气中的热量,造成能源的浪费。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的铸造废砂热法再生过程中存在的能源浪费以及输送、存储困难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节能型盘管冷却式铸造砂快速焙烧再生系统,使铸造废砂的表面有机物充分剥落,实现型砂的再生过程;同时,充分利用再生过程的能量,提高再生设备的工作效率,避免能源浪费。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节能型盘管冷却式铸造砂快速焙烧再生系统,包括预热单元和焙烧再生单元,所述焙烧再生单元包括炉体,所述炉体内由上到下依次设置有布料室、燃烧室、热交换室和集砂室,所述炉体的顶部分别设置有第二进料口和主排烟管道,所述炉体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出料口,所述第二出料口上设置有出砂阀门,
所述预热单元设置于焙烧再生单元的外部;
所述预热单元包括第一换热器,所述第一换热器上分别设置有第一进料口、第一出料口、第二进烟口和第二出烟口;
所述第一进料口与旧砂自动给料装置相连,所述第一出料口与设置于焙烧再生单元上的第二进料口相连;
所述热交换室包括一级热交换室和二级热交换室,所述一级热交换室设置于所述二级热交换室的上方;
所述一级热交换室内设置有换热箱,安装在炉体内部,所述换热箱包括上圆板、下圆板和侧围板,所述上圆板、下圆板和侧围板共同组成了一个圆形的中空结构,所述侧围板上设置有第二进气口,所述上圆板和所述下圆板上设置有通孔且相对的通孔之间通过漏砂管相连接,所述上圆板上设置有第二出气口,所述第二出气口上设置有与第二进气口贯通的第一风管,所述第一风管上端位于上圆板上侧且设置有第一风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金璞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山东金璞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1360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