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收集眼斑水龟卵的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10012800.4 申请日: 2016-01-05
公开(公告)号: CN105660526B 公开(公告)日: 2018-03-09
发明(设计)人: 钟象景;龚世平;陶君;陈羽;邓杰明 申请(专利权)人: 广东象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广东省生物资源应用研究所
主分类号: A01K67/02 分类号: A01K67/02;A01K63/00
代理公司: 广州科粤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001 代理人: 刘明星
地址: 516000 ***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收集 眼斑水龟卵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水产经济动物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眼斑水龟卵的人工收集方法。

背景技术:

眼斑水龟(Sacalia bealei)隶属于龟鳖目、泽龟科、眼斑龟属,是中国特有种,主要分布于广东、广西、江西、福建、贵州、香港等地。眼斑水龟具有重要的食用、药用和观赏价值,市场经济价值较高,当前市场价格高达300-4000元/kg。长期以来,由于过度猎捕和贸易,野生资源急剧下降,导致眼斑水龟成为濒危物种。开展眼斑水龟人工驯养繁殖,不但能有效扩大种群数量,避免物种灭绝,而且有利于实现动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作为一种优良的淡水龟养殖品种,近年来眼斑水龟养殖越来越受到水产养殖业的关注。

然而,在眼斑水龟人工驯养繁殖过程中,仍存在许多技术问题有待解决。其中,龟卵的收集问题是眼斑水龟驯养繁殖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难题之一。在人工养殖条件下,眼斑水龟通常产卵于水中,导致胚胎死亡,不能正常发育;或者不能正常挖巢,产卵于地面上,这样容易导致卵被动物吃掉或破坏掉。目前,在眼斑水龟人工养殖过程中,龟卵的收集问题仍是影响眼斑水龟健康养殖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收集眼斑水龟卵的方法,该方法可以有效解决眼斑水龟养殖过程中对卵的收集问题,在充分减少对雌龟干扰的条件下,显著提高了龟卵收集的效率,减少龟卵的损失,提高繁殖效率,为眼斑水龟的健康养殖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持。

本发明的收集眼斑水龟卵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雌龟产卵状况检查与龟卵收集时间:在4月上旬至5月上旬,定期采用医用X光检测雌龟的怀卵状况,对龟的怀卵数量和卵的发育程度进行判断,若发现雌龟怀卵,即开始龟卵的收集工作;5月上旬至6月上旬是眼斑水龟产卵高峰期,因此这个时期是龟卵收集的关键时期;

B、龟卵收集箱的设置和收集期间的管理:所述的龟卵收集箱包括箱体和遮光板箱盖,在箱体的四周壁各设有若干个孔,在箱体的底部铺有蛭石层,蛭石层上再覆盖有苔藓或枯叶层,将此龟卵收集箱放置于室内,保持室内安静和良好的通风条件,在苔藓或枯叶上喷水,使苔藓或枯叶保持潮湿,然后在龟卵收集箱内放一只怀卵的雌龟,盖上遮光板箱盖,保持箱内光线昏暗,每1-2天检查一次龟卵收集箱,翻开蛭石,检查产卵情况,同时清除龟的粪便,将龟拿出放置于水桶中进行饲喂,在龟进食完毕后,将龟放回龟卵收集箱中;

C、龟卵收集:当在龟卵收集箱发现龟卵时,在卵的正上方用油性笔做上标记,将龟卵轻轻拿出(不能摇晃或震动),保持做标记的位置在正上方,收集龟卵。

优选,可以将收集好的龟卵放置于事先准备好的孵化盒内,孵化盒内设置5-10cm的蛭石层,蛭石层中含有水,龟卵平放于蛭石层上,然后在龟卵上面再覆盖1-2cm厚的蛭石,放入孵化室进行孵化。

优选,所述的步骤B的箱体为塑料箱,其颜色为黑色、深棕色、灰黑色或深蓝色,长宽高为40cm×30cm×20cm,在塑料箱四壁的上边缘以下3-4cm处设置6-12个直径2cm的圆孔,圆孔在四周均匀排列。

优选,所述的步骤B的蛭石层的厚度为5cm,所述的苔藓或枯叶层的厚度为5-10cm。

优选,所述的步骤B的在龟卵收集箱内放一只怀卵的雌龟,多个龟卵收集箱可叠放成多层,以提高空间利用率。

优选,所述的将龟拿出放置于水桶中进行饲喂是将龟拿出放置于水桶中1小时左右进行饲喂,水深度以淹没龟身体的三分之二为宜。

优选,所述的孵化盒内设置5-10cm的蛭石层,蛭石层中含有水,其水与蛭石质量比为0.9:1。

优选,所述的蛭石都是将蛭石用质量分数0.5‰高锰酸钾溶液浸泡消毒30分钟,然后用水进行清洗去掉高锰酸钾,再烘干或晒干得到消毒后的蛭石。

所述的苔藓和枯叶,苔藓可以为干枯的苔藓,也可以为新鲜的苔藓;选择的枯叶为枯黄但没有腐烂的树叶、竹叶或草叶,对苔藓或枯叶用水清晰干净。

所述的遮光板箱盖,用木板或塑料板制成,尺寸略大于塑料箱上方开口。

所述的多个龟卵收集箱可以叠加成多层,是指将2-5个龟卵收集箱叠加起来,这样可以提高空间利用率。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象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广东省生物资源应用研究所,未经广东象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广东省生物资源应用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1280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