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混流式轴流风扇组件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12779.8 | 申请日: | 2016-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434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30 |
发明(设计)人: | 楚人震;朱建国;常广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宏都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9/54 | 分类号: | F04D29/54 |
代理公司: | 浙江素豪律师事务所 33248 | 代理人: | 邱积权 |
地址: | 315202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流式 轴流 风扇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轴流风扇,尤其是涉及一种混流式轴流风扇组件。
背景技术
车用顶置空调器包括室外机、室内机和进出风通道,进出风通道安装于车顶内部,室外机包括由冷凝器、蒸发器、压缩机、蒸发风机、冷凝风机等组成的空气调节系统和风道支架。蒸发风机或冷凝风机可分为离心风机和轴流分机,离心风机在工作中,气流由风机轴向进入叶片空间,然后在叶轮的驱动下一方面随叶轮旋转;另一方面在惯性的作用下提高能量,气流沿半径方向离开叶轮,靠产生的离心力来做功,气流从叶轮的周侧部排出。轴流风机是气流从轴向流入叶轮并沿轴向流出。两者的显著区别为离心风机改变了风管内介质的流向,而轴流风机不改变风管内介质的流向。离心风机相比于轴流风机,其安装、结构比较复杂,重量比较大,成本较高。但是传统的轴流风扇由于其本身结构决定了进风与出风的流向一致,使其的应用领域受到较大的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混流式轴流风扇组件,该风扇组件轴向进风,采用轴向和周向混合出风,形成特有的混流式出风模式,扩大了轴流风扇的应用领域。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混流式轴流风扇组件,包括轴流风机和骨架式风圈,所述的轴流风机安装在所述的骨架式风圈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骨架式风圈为混流式风圈,所述的混流式风圈包括引流增压区域和用于出风的气流扩散区域,气流扩散区域位于引流增压区域的下游,所述的气流扩散区域包括周向出风区域和轴向出风区域。
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方案为:所述的引流增压区域由封闭式环状体围成,所述的周向出风区域为位于封闭式环状体下游的呈开放式的侧部出风区域,所述的轴向出风区域为与侧部出风区域相邻的轴向出风口。
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方案为:所述的混流式风圈包括安装轴流风机的基板,封闭式环状体与基板之间通过环状分布的纵向连接柱连接,周向出风区域分布在封闭式环状体与基板之间,所述的轴向出风区域分布在于基板上。
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方案为:轴流风机包括驱动器、转动叶轮和基座,基座安装在基板的中心,转动叶轮位于基座与驱动器之间,轴向出风区域分布在基板的外围区域。
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方案为:封闭式环状体的高度与混流式风圈的高度比1/5~1/2。
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方案为:基板上设置有与纵向连接柱上端连接的横向连接柱。
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方案为:基板横向连接柱的外围设置有分段式加强筋。分段式加强筋可增加骨架式风圈的整体强度,同时保证轴流电机的轴向和周向的正常出风。
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方案为:所述的骨架式风圈注塑成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是该风扇组件轴向进风后经过引流增压,采用轴向和周向混合出风,形成特有的混流式出风模式,扩大了轴流风扇的应用领域。风圈采用骨架支撑结构,不仅满足轴流风扇安装的强度要求,更通过风圈下部引流增压以及上部的扩散结构,将轴流风扇吹出的风流方向进行改变,轴流风扇不仅具有向垂直方向的出风,而且具有向四周方向的出风,形成混流风吹风效果。突破了传统安装轴流风扇只能相同方向吸风和出风的方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图一;
图2为本发明的立体图二;
图3为本发明中的骨架式风圈的立体图;
图4为本发明中的轴流风机结构图;
图5为本发明中的轴流风机吊装在骨架式风圈上的结构图;
图6为本发明中的轴流风机吊装在骨架式风圈上的剖视图;
图7为本发明的轴流风机坐落在骨架式风圈上的结构图;
图8为本发明的轴流风扇安装于房车空调上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图3所示,混流式轴流风扇组件,包括轴流风机1和骨架式风圈2,所述的轴流风机1安装在所述的骨架式风圈2内,骨架式风圈2为混流式风圈2,所述的混流式风圈2包括引流增压区域21和用于出风的气流扩散区域22,气流扩散区域22位于引流增压区域21的下游,所述的气流扩散区域22包括周向出风区域23和轴向出风区域2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宏都电器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宏都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1277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恒压变量泵单元
- 下一篇:电力动车组冷却单元用离心风机降噪箱式蜗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