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可编程控制器的监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11908.1 | 申请日: | 2016-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8597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06 |
发明(设计)人: | 清水昭宏;千田辉一;村松正则;浜川耕次;美马健蔵;山城浩嗣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捷太格特;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5B23/02 | 分类号: | G05B2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康建峰;陈炜 |
地址: | 日本大阪***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可编程控制器 监测 装置 | ||
一种用于可编程控制器(10)的监测装置(2),该监测装置(2)包括:显示部(201),该显示部(201)被配置为在显示器(21)上以使得能够将多个步骤中的由可编程控制器(10)正在执行的步骤与其他步骤区分开的方式显示多个步骤中的由可编程控制器(10)正在执行的该步骤;接收部(202),该接收部(202)被配置为在设备(12)在由可编程控制器(10)进行连续操作期间停止的情况下接收所选择的用作重新启动的初始点的步骤;以及变更指令生成部(203),该变更指令生成部(203)被配置为给可编程控制器(10)生成指令以在重新启动时使可编程控制器(10)从由接收部(202)接收的步骤重新开始执行控制处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可编程控制器的监测装置,该监测装置被配置为显示可编程控制器的操作状态,该可编程控制器执行被描述为包括各自表示独立的控制处理的多个步骤以及表示多个步骤之间的转换条件的转换的程序。
背景技术
通常,作为用于控制设备如加工工具的可编程控制器的编程语言,如在IEC61131-3标准中规定的,梯形逻辑图(梯形图语言)、顺序功能图(SFC语言)、功能块图(FBD语言)等是已知的。其中,SFC语言是描述独立的控制处理的流程如同流程图的格式。由于SFC语言具有高清晰度,所以最近几年广泛使用SFC语言。
与此同时,在从顶部顺序地执行各自表示独立的控制处理的多个步骤的前提下描述由SFC语言描述的程序。因此,当可编程控制器正在执行由SFC语言描述的程序时,在执行由SFC语言描述的程序由于一些故障而中途停止的情况下,在故障排除之后重新启动(reactivation)时,难以从出现故障的步骤处重新开始控制处理。
鉴于这样的问题,本申请的申请人提出了在程序中途停止之后可以适当地重新启动由SFC语言描述的程序的可编程控制器(参见日本专利申请公开第2008-97079号(JP2008-97079A))。
然而,在JP 2008-97079A中所描述的可编程控制器将由梯形图语言描述的梯形图程序分配给表示步骤之间的转换条件的每个转换,并且通过将当重新启动梯形图程序时被接通的中途启动标志与步骤的正好在每个转换之前的启动条件等组合来构成梯形图程序。因此,梯形图程序的编程操作需要时间。此外,根据故障排除的内容,可能需要从与出现故障的步骤不同的步骤处重新开始控制处理。然而,在这样的情况下,难以从给定步骤处重新开始控制处理。因此,在JP 2008-97079A中所描述的可编程控制器留有改进的余地。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可编程控制器的监测装置,该监测装置被配置为显示执行由SFC语言描述的程序的可编程控制器的操作状态,以及在当出现故障时,该监测装置能够通过操作者的选择来设置从哪个步骤重新开始控制处理。
本发明的一方面涉及一种用于可编程控制器的监测装置,该监测装置被配置为在显示装置上显示可编程控制器的操作状态,该可编程控制器被配置来执行各自表示独立的控制处理的多个步骤以及表示多个步骤之间的转换状态的转换。该监测装置包括:显示部,所述显示部被配置为读取存储在可编程控制器中的执行标志的状态作为表示多个步骤的相应执行状态的标志,并且以使得将多个步骤中的由可编程控制器正在执行的步骤与其他步骤区分开的方式将多个步骤中的由可编程控制器正在执行的该步骤显示在显示装置上;接收部,所述接收部被配置为在由可编程控制器从上游侧至下游侧连续执行多个步骤的控制处理的连续操作期间出现中途停止的情况下接收从多个步骤中选择的用作重新启动的初始点的步骤;以及变更指令生成部,所述变更指令生成部被配置为给可编程控制器生成变更指令以变更执行标志的状态,从而在重新启动时使可编程控制器从由接收部接收的步骤重新开始执行控制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捷太格特;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株式会社捷太格特;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1190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