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重轻复合耐火砖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11295.1 | 申请日: | 2016-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4597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1 |
发明(设计)人: | 蔡长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长兴久鑫耐火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35/66 | 分类号: | C04B35/66;C04B38/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连围 |
地址: | 313112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耐火砖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重轻复合耐火砖,包括重质耐火层和轻质保温层,所述重质耐火层包括:电熔白刚玉30wt%~60wt%、电熔莫来石15wt%~35wt%、红柱石10wt%~25wt%、陶土6wt%~15wt%、氧化铝粉4wt%~10wt%、木钙3wt%~6wt%、黄糊精1wt%~3wt%、硅粉1wt%~4wt%;所述轻质保温层包括:电熔白刚玉13wt%~35wt%、电熔莫来石9wt%~25wt%、红柱石4wt%~15wt%、陶土6wt%~15wt%、氧化铝粉4wt%~10wt%、木钙3wt%~6wt%、黄糊精1wt%~3wt%、硅粉1wt%~4wt%;所述轻质保温层还包含25wt%~35wt%的烧失造孔剂。本发明还涉及一种重轻复合耐火砖的生产工艺,包括:原料加工—配料—混练—成型—干燥—烧成—检验—成品入库。本发明克服了因材料成分不同导致的结合面易断裂的问题,提供一种重轻复合耐火砖及其生产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耐火材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重轻复合耐火砖。
背景技术
我国经济发展迅速,而能源生产的发展相对滞后得多。我国经济长期保持9%的增长速度,而一次性能源生产量增长率则只保持在4%左右。解决能源短缺的另一个办法是节能,即减少热损失、提高热能的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浪费。国际上将节能工程视为“第五能源”,其意义十分重要。据国家有关部门推算,我国各类窑炉和输热管道由于保温不善,每年的热损失折合标煤约3000~4000万吨。采用新型保温技术和设备进行改造,使这些窑炉和输热管道减少热损失20~30%是完全可能的,这将使我国每年节约标煤600~800万吨。
工业窑炉炉衬用绝热材料的蓄热和散热损失一般占工业窑炉总能耗的20~45%。传统工业炉窑为达到保温节能的目的,通常在重质耐火砖砌体或重质不定形耐火材料施工体外增加保温层。由于需要两层砌体,导致施工的时间和费用增大,而且窑炉体积变得庞大、笨重。
2015年3月25日公开的申请号为201420551368.2的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复合型耐火砖结构,通过凹凸形结合面把重质材料隔热层和轻质材料保温层结合起来,在同一砌体上实现了隔热和保温的的作用,减少了施工的时间和费用,也使得窑体不必变得庞大笨重。但是这样的结合,由于两层成分不同,其热收缩系数差别较大,使用中容易造成结合面断裂,容易出现事故,也不利于工厂的连续生产获得其最大经济效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克服因材料成分不同导致结合面易断裂的问题,提供一种重轻复合耐火砖。
一种重轻复合耐火砖,包括重质耐火层和轻质保温层。所述重质耐火层的材料和轻质保温层的主要材料完全一致,所述重质耐火层包括:电熔白刚玉30wt%~60wt%、电熔莫来石15wt%~35wt%、红柱石10wt%~25wt%、陶土6wt%~15wt%、氧化铝粉4wt%~10wt%、木钙3wt%~6wt%、黄糊精1wt%~3wt%、硅粉1wt%~4wt%;所述轻质保温层主要包括:电熔白刚玉13wt%~35wt%、电熔莫来石9wt%~25wt%、红柱石4wt%~15wt%、陶土6wt%~15wt%、氧化铝粉4wt%~10wt%、木钙3wt%~6wt%、黄糊精1wt%~3wt%、硅粉1wt%~4wt%;所述轻质保温层还包含25wt%~35wt%的烧失造孔剂。
作为改进,所述硅粉为冶金用一级,硅含量≥98.5%;所述硅粉的粒度≤0.8μm。
作为改进,所述氧化铝粉的粒度为10~20μm。
作为改进,所述烧失造孔剂为木屑、稻壳或聚苯乙烯球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所述烧失造孔剂的粒径≤3.0mm。
作为改进,所述重质耐火层和轻质保温层是以上下结构结合在一起。
作为改进,所述重质耐火层和轻质保温层是以左右结构结合在一起。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长兴久鑫耐火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长兴久鑫耐火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1129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纳米结构刚玉质泡沫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耐高温无机胶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