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手机垃圾的自动清理方法、装置及通信终端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10013.6 | 申请日: | 2016-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9153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8 |
发明(设计)人: | 杨梓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72406 | 分类号: | H04M1/72406;H04M1/72484;H04M1/72463 |
代理公司: | 北京煦润律师事务所 11522 | 代理人: | 梁永芳 |
地址: | 51907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手机 垃圾 自动 清理 方法 装置 通信 终端 | ||
1.一种手机垃圾的自动清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手机的相应操作注册为相应的常驻型广播;该广播包括:开启相应操作的第一广播、关闭相应操作的第二广播;所述第一广播,包括:解锁广播;所述第二广播,包括:按下电源键锁屏的广播;
监听所述第一广播和第二广播,当依次监听到所述第一广播和所述第二广播后开始计时,得到相应的计时时间;其中,当先收到解锁广播,再收到锁屏广播后开始计时;等到下一次收到解锁广播时停止计时,并将当前计时时间归零,等按下电源键锁屏又重新开始计时;通过监听已注册的广播,当监听到用户使用完手机或手机不处于使用状态时开启计时以确定是否需要对手机垃圾进行清理,只在手机垃圾需要清理时即时清理;
基于所述计时时间,自动清理手机垃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监听所述第一广播和第二广播,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广播和第二广播,定义包含相应广播的标志量、计时的方式、以及自动清理手机垃圾的方式的公共类,并设置相应广播的接收者;其中,
相应广播的标志量,包括定义在一个类中的第一广播标志量、第二广播标志量、以及表示之前已接收第一广播和第二广播的标志量即已接收量;
以及,
基于所述公共类,当相应广播的接收者接收到相应广播时,将相应广播的标志量置为第一值,且当第一广播接收者接收到第一广播时相应程序在后台自启动;其中,
所述程序,被配置为基于所述公共类,执行包含标志量置位及判断、计时、以及自动清理手机垃圾的相应操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依次监听到所述第一广播和所述第二广播后开始计时,包括:
通过第二广播接收者判断已接收量为第一值时,且再判断第一广播标志量为第一值时,将已接收量置为第二值;
通过第二广播接收者判断第一广播标志量和第二广播标志量均为第一值、且已接收量为第二值时,重新将第一广播标志量和第二广播标志量均置为第二值、且将已接收量置为第一值后,开启预设的计时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计时时间,自动清理手机垃圾,包括:
当计时时间超过预设的间隔时间时,即时清理手机垃圾;其进一步包括:
当第二接收者开启所述计时器后,再判断所得计时时间是否超过预设的间隔时间;
当计时时间超过所述间隔时间时,则自动清理手机垃圾,并将当前计时清零,等待下次依次监听到所述第一广播和所述第二广播后重新开始计时,并根据相应的计时时间进行相应处理。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计时时间,自动清理手机垃圾,还包括:
当计时时间少于预设的间隔时间时,继续计时并等待清理手机垃圾;其进一步包括:
当第一广播接收者判断已接收量为第一值时,再判断所述计时时间是否少于预设的间隔时间;
当计时时间少于所述间隔时间时,则继续计时,且当在所述间隔时间内再次监听到所述第一广播时停止计时、以及再次监听到所述第二广播后重新开始计时,并根据相应的计时时间进行相应的处理。
6.根据权利要求2-4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程序的进程,为自启动后台进程,且在第二广播的预启动状态下能够继续运行。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程序的进程,为自启动后台进程,且在第二广播的预启动状态下能够继续运行。
8.根据权利要求1-4、7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自动清理手机垃圾,包括:
通过预先定义的垃圾清理程序,扫描手机中是否有应用缓存文件、应用卸载残留、无用的安装包、应用缓存、系统垃圾、广告文件、SD卡上的无用文件;若有,则删除对应目录文件、删除缓存数据库、以及清除数据缓存;
和/或,
所述第一广播包括解锁广播,且所述第二广播包括锁屏广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10013.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