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内螺纹旋风成型驱动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610008207.2 | 申请日: | 2016-01-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9853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4 |
| 发明(设计)人: | 李凌丰;翁旭;吕富珍;王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 主分类号: | B23G3/00 | 分类号: | B23G3/00;B23Q5/027;B23Q5/10;B23Q11/00 |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200 | 代理人: | 邱启旺 |
| 地址: | 310027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螺纹 旋风 成型 驱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造装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内螺纹旋风成型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通常的螺纹旋风铣是在普通车床上配套高速铣削螺纹装置,或者,在数控镗铣类机床上采用旋风铣削方式加工大型内螺纹,刀具动力来自机床主轴。
但是在高速内螺纹旋风成型设备中,需要刀刃高速旋转,同时做相应的直线运动,每旋转一圈往复直线运动走一个来回,形成一个封闭轨迹。机床主轴由于结构、运动惯量等原因不能适应这种高频运动。
发明内容
针对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内螺纹旋风成型驱动装置,能够同时提供高速旋转运动和往复直线运动,并且这两个运动通过分离的两条路径传递,可以分别控制这两个运动使刀具的运动轨迹为螺旋线,从而在工件内孔中切削出内螺纹。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内螺纹旋风成型驱动装置,该驱动装置安装在机床上,用于驱动刀具,包括离合器、刀具驱动轴、连接壳体、锁紧环、直线电机定子、直线电机动子、机箱、轴承座、支撑座、皮带轮、第一滚动轴承、第二滚动轴承、第一压环、花键轴套、第二压环、直线电机、旋转电机;其中,所述旋转电机通过皮带驱动皮带轮旋转,同时带动安装在皮带轮内与皮带轮固定联接的花键轴套;花键轴套通过第二滚动轴承支撑在轴承座上;第二滚动轴承的内圈通过第二压环压紧,第二压环固定联接在花键轴套的前侧端面;第二滚动轴承的外圈通过第一压环压紧,第一压环固定联接在轴承座的后侧端面;轴承座的凸缘贴在支撑座的前侧端面,轴承座与支撑座固定联接,支撑座固定联接在机床上;在刀具驱动轴的尾部具有与花键轴套相配合的花键,该花键结构使得刀具驱动轴在旋转电机的驱动下做旋转运动,同时在花键轴套内做往复直线运动;
所述直线电机定子固定安装在机床上,直线电机动子与机箱固定联接;刀具驱动轴的前部通过第一滚动轴承支撑在连接壳体内;连接壳体固定联接在机箱的前壁上;
所述离合器安装在刀具驱动轴的前端,离合器的前部具有离合爪,用于与刀具装置耦合以驱动刀具旋转;离合器的后部轴孔的外面为圆锥形并有一定的径向弹性;锁紧环有一对应的圆锥孔,锁紧环与离合器固定联接;在连接壳体的前端具有法兰盘结构,刀具通过法兰盘结构联接在连接壳体上。
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一弹簧、固定座、固定座支撑、第二弹簧、前弹簧座、后弹簧座;其中,固定座穿设在刀具驱动轴上,通过固定座支撑固定联接在机床上;前弹簧座固定联接在连接壳体的后侧面;前弹簧座通过第一弹簧与固定座连接;后弹簧座固定联接在机箱的后壁上,后弹簧座通过第二弹簧与固定座连接;第一滚动轴承的内圈通过前弹簧座的前侧面压紧。
进一步的,还包括导向杆、滑块;所述导向杆固定联接在机箱的侧面上,滑块固定联接在机床上,滑块沿导向杆滑动。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其有益效果是:
1.刀具驱动轴的高速旋转运动和高频往复直线运动这两个运动分别由旋转电机和直线电机驱动,并且通过两条分离的路径传递,方便实现这两个运动的分别控制和相互协调。
2.采用弹簧抑制高频运动引起的震动,同时降低能耗。
3.利用离合器将法兰结构与刀具联接,分别传递旋转运动和往复直线运动,使安装拆卸容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内螺纹旋风成型驱动装置外形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内螺纹旋风成型驱动装置整体切去二分之一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内螺纹旋风成型驱动装置皮带轮局部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内螺纹旋风成型驱动装置拆去皮带轮后的花键联接局部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内螺纹旋风成型驱动装置离合器局部示意图;
图中,离合器1、刀具驱动轴2、连接壳体3、锁紧环4、直线电机定子5、直线电机动子6、机箱7、第一弹簧8、固定座9、固定座支撑10、第二弹簧11、导向杆12、滑块13、轴承座14、支撑座15、皮带轮16、第一螺钉17、第二螺钉18、第一滚动轴承19、第三螺钉20、前弹簧座21、第四螺钉22、后弹簧座23、第五螺钉24、第二滚动轴承25、第六螺钉26、第一压环27、花键轴套28、第七螺钉29、第二压环30、第八螺钉3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目的和效果将变得更加明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0820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