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立体式停车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06065.6 | 申请日: | 2016-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8453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4 |
发明(设计)人: | 隋玉武;李小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建筑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H6/06 | 分类号: | E04H6/06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7221 | 代理人: | 赵妍 |
地址: | 250101 山东省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立体 停车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立体停车相关技术设备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立体式停车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家庭轿车的普及,城市轿车数量急剧增加,但停车车位的数量却是非常有限,一些人为无处停车而烦恼,如何解决城市停车问题是我国多数城市已经面临的问题。
现有的立体车库,多为上下式双层结构,且在下层有车的情况下,无法实现上层独立取车。同时,现有的三层或三层以上立体车库,其往往占地面积较大,不适宜路边使用,且必须有一个空位用于车辆轮转,故实际利用率也不是很高。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立体车库,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立体式停车装置。本装置通过设计全新的结构,实现了每个车位的独立取车,极大的方便了车辆使用,并提高了垂直空间的利用率。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立体式停车装置,包括:
基础框架,基础框架上具有上层升降电机和下层升降电机,上层升降电机和下层升降电机分别通过链条带动承载架上下移动;
被下层升降电机带动的承载架上安装有下层载车板;
被上层升降电机带动的承载架上安装有能够横移的上层载车板;
其中,所述上层载车板通过横移机构实现独立的横移运动。
优选的,所述下层载车板至少为两个。
优选的,所述横移机构包括位于上层载车板两侧的旋转杆,旋转杆与带凹槽的横梁配合,横梁与上层载车板固定连接,横梁压承重套管上,承重套管与承载架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旋转杆被横移电机驱动。
优选的,所述横移机构包括位于上层载车板两侧的螺杆,螺杆与横梁形成螺纹副配合,横梁与上层载车板固定连接,横梁压承重套管上,承重套管与承载架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旋转杆被横移电机驱动。
优选的,所述上层载车板的外边缘与钢丝绳固定连接,钢丝绳绕过位于基础框架上的滑轮后于吊重物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上层载车板的外侧与坡度板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基础框架顶部具有挡雨遮阳板。
优选的,所述基础钢架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用于承载吊重物的横板。
优选的,所述套管的正投影在下层载车板的外侧。
优选的,所述基础框架、载车板和载车板间距满足:
C≥(A+1)*B;
其中,A为载车板的总数量,B为载车板的间距,C为基础框架的高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承载架的升降原理图;
图2是本发明中实施例1的上层载车板的横移原理图;
图3是本发明中上层载车板横移后的状态图;
图4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中实施例2的上层载车板的横移原理图;
图中:
11为链轮;12为升降链条;13为竖向板;14为承重板;
21为滑轮;24为横板,25为承重套管;26为旋转杆;27为横梁;28为坡度板;
31为挡雨遮阳板;32为基础框架;33为上层升降电机;34为钢丝绳;35为上层载车板;36为横移电机;37为吊重物;38为平衡物,39、操控面板,40为下层升降电机,41为下层载车板;
42为螺杆,43为横梁,44为承重套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一种立体式停车装置,其结构如图1-4所示,包括基础框架32,基础框架32上安装有上层升降电机33和下层升降电机40,上、下层升降电机的主轴上都安装有链轮11,链轮11与升降链条12啮合。上、下层升降电机各驱动一根升降链条12转动(上层升降电机33有两组,分别安装于基础框架32的两侧,下层升降电机40亦是)。
下层的升降链条12上固定连接有多个承载架,承载架上固定连接有下层载车板41。承载架包括与升降链条12固定连接的竖向板13及与竖向板13固定连接的承重板14。下层载车板41固定连接于承重板14上。
根据不同的需要,下层载车板41的数量可以选择为2个、3个或更多。本实施例中,为了简明扼要的体现出本方案的发明点,选择具有2个下层载车板41的案例进行详细阐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建筑大学,未经山东建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0606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面图形芯片正装先镀后刻模组封装方法
- 下一篇:基板清洗机台与基板清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