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简单快速接种中国小麦花叶病毒的方法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05687.7 | 申请日: | 2016-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414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30 |
发明(设计)人: | 张恒木;羊健;张芬;李静;陈剑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C12N15/84 | 分类号: | C12N15/84 |
代理公司: | 浙江一墨律师事务所 33252 | 代理人: | 黄娟 |
地址: | 310021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简单 快速 接种 中国 小麦 花叶 病毒 方法 及其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重要作物病毒的人工接种方法及其应用,尤其是一种简单快速接种中国小麦花叶病毒的方法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中国小麦花叶病毒(Chinesewheatmosaicvirus,CWMV)是我国上世纪末在山东发现的一种土传病毒,现已划入帚状病毒科(familyVirgaviridae)菌传杆状病毒属(genusFurovirus)。CWMV在小麦病株上引起典型的症状包括:幼叶呈现褪绿条纹,老叶则黄化甚至变成紫色。严重的病株矮缩、萎蔫甚至死亡,从而导致产量损失严重。分子鉴定显示棒状的CWMV粒子内部含有2条单链正义RNA(ssRNA)基因组片段,分别称为RNA1和RNA2。基因组测序分析表明RNA1长7147nt,编码3个病毒运动和复制所必需的蛋白;而RNA2则较短,仅3564nt,编码4个蛋白,其中3个与病毒外壳蛋白有关,另一个则是富含半胱氨酸的RNA沉默抑制子。在自然条件下,中国小麦花叶病毒,由土壤专性寄生的禾谷多黏菌(Polymyxagraminis)传播,该类病毒在真菌介体的休眠孢子中存活数载,这给该类病害的防控带来了严重困难。由于其介体禾谷多黏菌高度专性寄生,十分难以人工体外培养;在自然条件下,禾谷多黏菌种群复杂多样,加之土壤中微生物群落复杂多样,也难以获得高效传播CWMV的禾谷多黏菌纯系,因此,CWMV自然条件下的介体传播接种模式至今仍然无法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这给CWMV及相关病毒的深入研究和生物学特性分析带来了困扰;另一方面,CWMV虽然能够摩擦接种,但其效率有限,也难以在抗病筛选和CWMV深入研究中发挥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简单快速高效的接种中国小麦花叶病毒的方法及其应用。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快速高效的接种中国小麦花叶病毒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引物设计:通过本实验室测定的中国小麦花叶病毒基因组片段RNA1和RNA2序列共设计4条引物,引物序列见表1,其中引物对R1f/R1r用于扩增RNA1,引物对R2f/R2r用于扩增RNA2;
2)病毒基因组扩增反应:以病毒基因组cDNA作模板,采用高保真的DNA聚合酶(NEB)进行扩增,其中引物对R1f/R1r扩增的RNA1产物长约7.2-kb,引物对R2f/R2r扩增的RNA2产物长约3.6-kb;
3)病毒基因组克隆:病毒全长基因组RNA1、RNA2扩增产物经切胶纯化后,采用In-Fusion克隆试剂盒(Clontech)参照商家说明书分别连接至线性化的双元载体质粒上,测序验证获得分别含RNA1和RNA2全长cDNA片段的重组双元载体质粒,然后利用电转化仪将含RNA1和RNA2全长cDNA片段的重组质粒分别导入农杆菌;
4)人工接种:将含有CWMV基因组的农杆菌等量混合,然后通过注射器将农杆菌混合液浸润入植物体内,2周后进行病毒分子检测并观测植株表型变化;
一种快速高效的接种中国小麦花叶病毒的方法的应用,包括以下步骤:
病毒温敏性分析:经人工接种CWMV的植株,分别置于12、15、17、20、25℃条件下继续培养,二周后进行病毒分子检测并分析病毒在不同温度下的复制等特性。
表1本发明所设计的引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未经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0568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