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龙头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04451.1 | 申请日: | 2016-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8537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9 |
发明(设计)人: | 邱建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市海霸洁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11/02 | 分类号: | F16K11/02;F16K11/10;F16K27/00;F16K2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驰纳智财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7 | 代理人: | 孙海波 |
地址: | 3252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龙头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龙头,包括主体和单柄双控阀芯,所述单柄双控阀芯设置在所述主体内,所述主体包括上部壳体和底面,所述上部壳体和所述底面可拆卸连接,所述水龙头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主体内的阀芯支撑座,所述阀芯支撑座设置在所述单柄双控阀芯下、所述主体的底面上,所述阀芯支撑座与所述主体可拆卸连接。本发明和传统的产品比较有以下效果:减少了与水接触的面积,减少了水的污染,从一个整体的结构变成了有几个金属件和非金属件的组合而成,因此使用生产效率高,生产工艺简单,能耗较低,污染较小的压铸的工艺和注塑的水龙头工艺,这样有利于产品加工的效率提高,从而减少人工的使用量,更好的实现自动化的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活配件领域,涉及一种水龙头。
背景技术
现有的冷热水龙头,均是采用单独的腔体来容纳由外面进入的冷水和热水,然后腔体内的水再通过出水阀芯分流座进入阀芯,而在阀芯内混合好的水也是通过出水阀芯分流座进入腔体,然后再流向出水嘴。这样由于进来的水合出去的水均通过腔体,增加了水龙头与水的接触面,增加水污染,并且当热水进入时,由于腔体的导热性可能会烫伤人体。传统的水龙头的生产工艺主要是铸造为方式的工艺,而铸造的工艺的能耗较高和粉尘污染较大,效率比较低,而且工艺过程比较繁琐,铸造的水龙头的材料铸造是黄铜,而黄铜中是含有铅,等有害的重金属成分在里面,这样我们在使用过程中,重金属对我们来说就是无形的伤害,所以对人体就不利。另外出水阀芯分流座与水龙头主体连接在一起,在铸造时会产生高不良率,并且铸造工艺复杂。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水龙头,能够减少不良率,可使铸造工艺简单。
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水龙头,包括主体和单柄双控阀芯,所述单柄双控阀芯设置在所述主体内,所述主体包括上部壳体和底面,所述上部壳体和所述底面可拆卸连接,所述水龙头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主体内的阀芯支撑座,所述阀芯支撑座设置在所述单柄双控阀芯下、所述主体的底面上,所述阀芯支撑座与所述主体可拆卸连接。
在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阀芯支撑座的材质为紫铜。所述紫铜不含有铅等对人体有害的重金属,并且具有杀菌作用。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底面的材质为塑料。所述塑料选择无毒塑料,不含有重金属,减少人体伤害,另外还具有防烫功能。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上部壳体的材质为锌合金。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上部壳体为铸造件。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产所述上部壳体的工艺为压铸工艺,依次包括模具、压铸、去浇口和毛刺。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压铸工艺中,注入模具的锌合金温度为420-430℃。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锌合金表面镀铬。压铸锌合金和镀铬使保证了壳体不会腐蚀,生锈。
本发明将现有的水龙头从一个整体的结构变成了有几个金属件和非金属件的组合而成,这样可采用压铸工艺和注塑工艺制造,克服了由铸造工艺所产生的问题,减少了不良率,提高了生产效率,并且节约了资源。另外,所述底面可拆卸连接,方便水龙头内部的部件更换。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阀芯支撑座为具有一个顶面和四个侧面的腔体,在所述阀芯支撑座顶面设置两个进水孔、一个出水孔和两个定位孔,所述两个进水孔分别与单柄双控阀芯的两个进水口相对应,所述出水孔与单柄双控阀芯的出水口对应,所述腔体被分为两个进水区和一个出水区,所述两个进水区和一个出水区分别包括所述阀芯支撑座的一个侧面,所述进水区包括的所述侧面上设置进水管连接口,所述出水区包括的所述侧面上设置出水管连接口。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进水管连接口连接进水管,所述进水管连接进水脚,所述进水脚连接外部进水管,所述出水管连接口与出水管连接,所述出水管与出水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市海霸洁具有限公司,未经温州市海霸洁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0445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