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与门铃共享电源的电子系统、电源供应装置及供电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04014.X | 申请日: | 2016-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4126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1 |
发明(设计)人: | 魏嘉梁;许晓菁 | 申请(专利权)人: | 群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志霖恒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35 | 代理人: | 孟阿妮;郭栋梁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门铃 共享 电源 电子 系统 供应 装置 供电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门铃共享电源的电子系统、电源供应装置及供电方法,电源供应装置包括二电源接点、一交流开关、一交/直流转换电路、一门铃致动器、一供电节点、一致能节点以及一控制节点。在交流开关断开时,交/直流转换电路通过二电源接点接收一交流电源,并根据交流电源产生直流电源,进而通过供电节点输出产生的直流电源,从而供应后端电路运作所需的电力。门铃致动器用于产生致动信号,并通过致能节点输出产生的致动信号。控制节点用于接收相关于致动信号的控制信号,以致使交流开关响应控制信号而导通,进而驱动门铃响起。本发明能够在不影响门铃的正常使用下,以门铃的供电而提供其他装置运作所需的电力,且安装无需额外拉设供电管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源电路的设计,特别是一种与门铃共享电源的电子系统、电源供应装置及供电方法。
背景技术
一般住家都会设置有门铃装置,以供访客简便地知会在住家内的人来开门。门铃装置主要具有用于发出声响的门铃以及用于驱动门铃响起的开关。其中,门铃会设置在住家内,而门铃的开关则设置在建筑物大门上,以方便访客通过按压开关来驱动住家内的门铃响起。因此,基于门铃装置为现在建筑物里不或缺的东西,建筑物上一般都会预留门铃装置的线路,以便于安装门铃与开关。即便门铃装置已不断发展改进众多不同的形式,如音乐门铃、电子门铃等等,但其在装配上则并无改变。
在建筑物兴建时,会于室内与室外的壁面的适当位置各开设一安装盒孔,并且在壁面内配设管线连通二安装盒孔与室内电源(交流电源),以于二安装盒孔内分别形成门铃接点与开关接点。如此,使用者只要将门铃与开关分别连接门铃接点与开关接点并固定于室内和室外的安装盒孔上,即可简便地完成门铃装置的组装。
图1为公知门铃装置的示意图。参照图1,公知门铃装置主要交流电供应源ACP、开关按钮SW与传统门铃1所构成。开关按钮SW耦接在交流电供应源ACP与传统门铃1之间。交流电供应源ACP通过开关按钮SW提供交流电流给传统门铃1。传统门铃1是利用电流线圈产生磁力以触发铁棒撞击铁片而产生声响。
图2为另一公知门铃装置的示意图。参照图2,另一公知门铃装置主要是由交流电供应源ACP、开关按钮SW、二极管D1与电子门铃2所构成。开关按钮SW耦接在交流电供应源ACP与电子门铃2之间,并且二极管D1跨接在开关按钮SW的两端。交流电供应源ACP通过开关按钮SW与二极管D1提供交流电流给电子门铃2,以致使电子门铃2发出电子声响。
随着科技的进步,除了门铃外,一般住宅、办公大楼、或公寓大楼等建筑物,或多或少会添设一些保全装置(例如:对讲机、呼叫器、消防设备、门禁传感器、监视器、及广播器等电子装置),从而维护建筑物、工作场所、或居家生活的防盗与安全。并且,建筑物则需额外配置管线以供应添设的保全装置运作所需的电力。因此,装设上相当不便。
发明内容
在下文中给出关于本发明的简要概述,以便提供关于本发明的某些方面的基本理解。应当理解,这个概述并不是关于本发明的穷举性概述。它并不是意图确定本发明的关键或重要部分,也不是意图限定本发明的范围。其目的仅仅是以简化的形式给出某些概念,以此作为稍后论述的更详细描述的前序。
在一实施例中,一种与门铃共享电源的电源供应装置,其包括二电源接点、一交流开关、一交/直流转换电路、一门铃致动器、一供电节点、一致能节点以及一控制节点。二电源接点用于分别连接二门铃开关接点。交流开关耦接在二电源接点之间。交/直流转换电路与交流开关并联在二电源接点之间,并且耦接在二电源接点与供电节点之间。门铃致动器耦接在交/直流转换电路与致能节点之间。控制节点耦接交流开关。如此,交流开关常态为断开。在交流开关断开时,交/直流转换电路通过二电源接点接收一交流电源,并根据交流电源产生直流电源,进而通过供电节点输出产生的直流电源。门铃致动器用于产生致动信号,并通过致能节点输出产生的致动信号。控制节点用于接收相关于致动信号的控制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群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群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0401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缠腰的易携带扁薄移动充电宝
- 下一篇:差压铸造机防溢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