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风险城市河流水质安全保障及景观化构建技术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02038.1 | 申请日: | 2016-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4559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9 |
发明(设计)人: | 彭剑峰;姜诗慧;宋永会;颜秉斐;于会彬;李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C02F3/34;C02F101/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12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风险 城市 河流 水质 安全 保障 景观 构建 技术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风险城市河流水质安全保障及景观化构建技术,特别涉及采用离线和在线组合技术提高河流抗污染风险,提升河流景观化水平。技术依托现有河道自然构型,根据污染来源及环境风险源分布,构建高风险城市河流水质安全保障及景观化系统。系统包括上游水质安全控制系统和下游水质安全保障系统两部分。上游水质安全控制系统主要采用离线治理技术,以生态砾石床、湿地或生态塘为主,各工艺上下游河道设置闸门控制进水出水;下游水质安全保障系统主要采用在线治理技术,以生态护坡河道、景观湖泊或在线湿地为主。本系统将在线和离线治理技术结合,可有效削减污染物及危险化学品进入下游河道,提高河流自净效率,有效改善河水水质等优点,尤其适用于高风险重污染城市河流水系改善,是兼顾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于一体的水质保障及景观化技术。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风险城市河流水质安全保障及景观化构建技术,特别涉及采用离线和在线组合设施提高河流抗污染风险,提升河流景观效果。技术依托现有河道自然构型,根据污染来源及环境风险源分布,构建高污染风险小流域水质安全保障及景观化系统。系统包括上游离线水质安全控制系统和下游在线水质安全保障系统两部分。上游水质安全控制系统以生态砾石床、湖泊、雨水存储池、湿地或生态塘等设施为主,各设施进水口河道下游设置闸门控制进出水;下游在线水质安全保障系统主要以生态护坡、在线湿地、滞留塘为主。本系统将在线和离线治理设施结合,可有效削减污染物及危险化学品进入下游河道,提高河流自净效率,尤其适用于高风险、重污染城市支流水系改善,是兼顾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于一体的河流水质保障及景观化技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风险城市河流水质安全保障及景观化构建技术领域,涉及小流域水质净化、突发水环境污染事故风险防范、黑臭河流治理及景观化构建等方面。
背景技术
水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纽带。在人类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中,城市人口聚集区和企业往往临水而建。随着企业逐渐密集和人类活动加剧,城市和企业污水排放量逐渐增多,突发环境污染事故也将逐渐增多,河流作为纳污渠道其自身污染物承载力逐渐削弱,逐渐演变成为高污染风险河流。高污染风险河流不仅仅自身水环境和水生态随时面临被破坏风险,还往往作为污染物的快速迁移通道污染下游饮用水源地和水生动植物保护区。因而,保障高污染风险河流水质安全已成为我国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
尽管国内外河流突发水环境污染事故频发,然而由于环境风险识别技术研究仅仅处于起步阶段,国内外未见专门针对高污染风险河流的水质安全保障技术。因而,现有技术工艺仍针对已污染河流,主要通过建设一定的工程措施,在河流内部或者周边建设水质治理单元,强化河流的自净能力。目前,受污染河流水质治理技术主要包括离线治理技术和在线治理技术,其中离线治理技术主要在河流周边建设湿地,在线治理技术主要有工程菌、植物浮岛及生态水草等方法。在线及离线治理技术能够有效提升受污染河水水质,提高河流自净能力,但对于高污染风险河流,由于突发水环境污染事故高冲击负荷,以及时间和地点的不确定性,导致现有河流在线及离线治理技术难以有效应对突发水环境污染事故。
因此,针对河流突发水环境污染风险来源,开发离线和在线相结合的河流风险控制技术,满足高污染风险河流水质安全保障需求,提升河流水质自净能力,在发挥各自优势的基础上实现同步处理,不仅具有投资低、能耗低、效果好、运用灵活等多方面优点,还兼顾防洪和景观等功能,特别适合于高污染风险河流水质安全保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风险城市河流水质安全保障及景观化构建技术,该技术既可实现对河流突发水环境污染事故泄漏污染物的有效截留和处理,又可保障对河流水质的高效净化,兼顾防洪和景观功能。
本发明的高风险城市河流水质安全保障及景观化构建技术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0203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反渗透浓盐水的生物处理方法
- 下一篇:一种水解酸化高效脉冲布水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