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地铁站自助购票机的手机支付宝支付购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01555.7 | 申请日: | 2016-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191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发明(设计)人: | 商启航;李纵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Q20/18 | 分类号: | G06Q20/18;G06Q20/32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001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铁 自助 购票 手机 支付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地铁站自助购票机的购票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地铁站自助购票机的手机支付宝支付购票方法,属于自助售票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兴建地铁,每一个地铁站都会设置购票点,购票点有人工的也有自助的。在这个机器不断代替劳动力的时代,大多数人都会选择在自助购票机上购票进站。
地铁站现有的购票机只能使用现金购票,并且只能识别1元硬币、5元纸币和10元纸币。这给没有零钱的乘客带来了诸多不便,他们要么是提前备好零钱要么就需要去人工售票处兑换零钱。如果遇上节假日,购票机前都会排着长长的队伍,这时候如果身边刚好没有零钱,便会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
针对上述提到的现有的地铁自助购票机的局限性,本文提出可以使用手机支付宝的当面付,解决该问题。随着网络时代的不断发展,手机支付已然成为一种趋势,各大超市、餐厅、饮料自动贩卖机等都可使用手机支付。这不仅解决了零钱问题、也使得交易更加便捷并且有据可循。
本发明利用地铁站自助售票机和手机支付宝的声波支付相结合,让市民可以通过手机付款买票。这样既解决了现有自助售票机为防止零钱流失太快而采取的只识别零钱、5元纸币和10元纸币政策的问题,又解决了乘客没带零钱的问题,同时还使得购票更快捷更智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地铁站自助购票机的手机支付宝支付购票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自助购票需要现金零钱带来不方便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地铁站自助购票机的手机支付宝支付购票方法,包括设有声波接收装置的自助购票机和安装了支付宝软件的手机,手机支付宝支付购票过程为:
步骤一,自助售票机上选择地铁路线确认购买,并选择支付宝购票方式;
步骤二,打开手机支付宝点击当面付,手机会向自助售票机发送对接支付请求;
步骤三,自助售票机的声波接收装置接收到对接支付请求,响应请求完成支付对接后向用户手机发送付款信息;
步骤四,手机支付宝接收到付款信息,等待用户输入支付密码;
步骤五,用户输入正确密码付款成功,手机向自助售票机发送付款成功信息;
步骤六,自助售票机的声波接收装置接收到付款成功信息,自助购票机出票,购票成功。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三中,自动售票机支付对接过程为,自动售票机将获取的声波转化为一个交易号。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三中,付款信息包括商品信息和交易号。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三中,付款信息包括交易金额和交易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利用地铁站自助售票机和手机支付宝的声波支付相结合,让市民可以通过手机付款买票。这样既解决了现有自助售票机为防止零钱流失太快而采取的只识别零钱、5元纸币和10元纸币政策的问题,又解决了乘客没带零钱的问题,同时还使得购票更快捷更智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购票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地铁站自助购票机的手机支付宝支付购票方法,包括设有声波接收装置的自助购票机和安装了支付宝软件的手机,手机支付宝支付购票过程为:
步骤一,自助售票机上选择地铁路线确认购买,并选择支付宝购票方式;
步骤二,打开手机支付宝点击当面付,手机会向自助售票机发送对接支付请求;
步骤三,自助售票机的声波接收装置接收到对接支付请求,响应请求完成支付对接后向用户手机发送付款信息;
步骤四,手机支付宝接收到付款信息,等待用户输入支付密码;
步骤五,用户输入正确密码付款成功,手机向自助售票机发送付款成功信息;
步骤六,自助售票机的声波接收装置接收到付款成功信息,自助购票机出票,购票成功。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三中,自动售票机支付对接过程为,自动售票机将获取的声波转化为一个交易号。
优选的,付款信息包括商品信息和交易号,或者包括交易金额和交易号。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形,这些改进和变形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未经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0155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合成聚异丁烯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柿子栲胶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