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镀铬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01461.X | 申请日: | 2016-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838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13 |
发明(设计)人: | 黄燕婉;陈景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星野材料表面处理(郎溪)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D17/00 | 分类号: | C25D17/00;C25D19/00;C25D17/12;C25D21/10;C25D21/04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郭俊玲 |
地址: | 2421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镀铬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镀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电镀铬设备。
背景技术
电镀是指在含有预镀金属的盐类溶液中,以被镀基体金属为阴极,通过电解作用,使镀液中预镀金属的阳离子在基体金属表面沉积出来,形成镀层的一种表面加工方法。
铬是一种微带蓝色的银白色金属,在空气中极易钝化,表面形成一层极薄的钝化膜,从而显示出贵金属的性质。镀铬层具有较好的耐热性、耐磨性及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在碱、硫化物、硝酸和大多数有机酸中均不发生作用,因此通常用于割草机等园林工具中汽缸的内表面镀层。
因铬金属脆而易断裂,所以镀铬所用的阳极不是金属铬,而是使用钛、铅锑或铅锡合金等作不溶性阳极,在铬酸溶液中进行镀铬时,阳极棒一端放入汽缸内,和汽缸一起作为阴极,其另一端作为阳极,固定件将阳极棒固定在汽缸中放入药水中通电。由于铬是一个很活泼的金属,铬的原子结构也有一些与其他金属不同的特点,要在很负的电位下才可以获得连续的镀层;镀铬的电流效率低,在阴极上大量析出氢气,覆着在电镀基体表面上,产生气泡,使电镀基体电镀不均匀、粗糙、不光滑,产生残次品。通常采用摇晃、搅拌等方法,促进溶液流动,使溶液状态分布均匀,消除阴极表面的气泡;但园林工具的汽缸体积较小,为其内部电镀时,阳极棒一端由固定件固定在汽缸内,整体泡在电镀液中,汽缸内装有电镀液,形成密封,汽缸内溶液难以流动,产生残次品的几率很高,造成浪费。
同时,电镀生产中要大量使用强酸,强碱,盐类和有机溶剂等化学药品,在作业过程中会散发出大量有毒有害气体,通常操作时,工作人员需靠近电镀药水池,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镀铬设备,使用方便、操作安全。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电镀铬设备,包括整流器、控制系统、驱动装置、变位装置、夹具装置和电镀电极装置,所述控制系统连接所述变位装置和所述驱动装置,所述整流器的正负极分别连接所述电镀电极装置的阳极、阴极,所述夹具装置固定连接在所述变位装置前端的连动臂的上方,所述驱动装置固定连接在所述连动臂下方,所述电镀电极装置的阴极与所述夹具装置活动连接,其阳极与所述驱动装置活动连接。
通过所述变位装置的运动,带动所述连动臂上的夹具装置进行变位运动,将电镀电极装置送入不同的位置进行电镀/清洗等工序,操作人员不需要站在电镀药水池边,即可进行远距离操作,减小了电镀作业对人体的伤害。
进一步改进,所述电镀电极装置包括电镀基体、固定件、阳极棒,所述阳极棒包括棒体、底座及底盖,所述底座内部中空,其下端沿径向设有若干通透的出水孔,所述棒体为两端通透的空心棒,其末端嵌套在所述底座前端内,所述底盖固定在所述底座末端,所述底座设于所述电镀基体内,所述固定件套在所述棒体上,所述固定件与所述基体活动连接,所述固定件设有若干上下通透的通孔。
所述驱动装置通过马达或循环泵将电镀药水池中的电镀液从所述棒体前端的进水孔中打入棒体内,药水再从所述底座下方的出水孔中流出,冲刷电镀层表面,电镀基体内部的电镀液与所述电镀基体外部电镀液形成循环交换,保持了电镀液的温度和浓度稳定,预防了电镀层表面的气泡产生。
进一步改进,所述夹具装置包括连接装置、锁紧装置、挂板和与其垂直固定的侧架,所述连接装置固定在所述侧架上,所述锁紧装置与所述连接装置活动连接,所述挂板上设有与所述锁紧装置对应的通孔。
进一步改进,所述锁紧装置包括螺栓、转动杆和压具装置,所述螺栓与所述挂板垂直,所述螺栓上端与所述转动杆固定连接,其下端与所述压具装置活动连接,所述连接装置包括固定座、手动杆、支撑杆、螺母,所述固定座固定在所述侧架上,所述手动杆和所述支撑杆分别通过铰链与所述固定座连接,所述螺母固定在所述支撑杆上,所述螺母与所述螺栓螺纹连接。
进一步改进,所述压具装置包括压具支架和一个以上压盘,所述压盘与所述压具支架活动连接,所述挂板上的通孔与所述压盘位置对应。
进一步改进,所述变位装置包括基座、交流电机、伺服电机,减速电机、半圆形齿轮、回转机构,所述回转机构两端活动连接在所述基座左右侧壁上,所述半圆形齿轮与所述基座同轴连接,其位于所述基座右侧壁与所述回转机构右端之间,所述减速电机固定在所述基座内并通过齿轮与所述扇形齿轮齿合,所述伺服电机与所述减速电机连接,所述交流电机与所述回转机构连接。
进一步改进,所述回转机构包括壳体、旋转轴、转盘,所述转盘位于所述壳体上方并与所述壳体平行,所述旋转轴设在所述壳体内,其末端穿过所述壳体与所述转盘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星野材料表面处理(郎溪)有限公司,未经星野材料表面处理(郎溪)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0146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