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气滞血瘀型盆腔瘀血症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00029.9 | 申请日: | 2016-01-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568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06 |
发明(设计)人: | 陈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彬 |
主分类号: | A61K36/902 | 分类号: | A61K36/902;A61P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2000 陕西省咸阳市渭***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气滞 血瘀型 盆腔 瘀血 中药 组合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气滞血瘀型盆腔瘀血症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盆腔瘀血症是指以下腹部坠痛、低位腰痛、性感不快、白带过多、极度疲劳感和乳房疼痛等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由于慢性盆腔静脉瘀血所引起的特殊病变。本病的形成,多无器质性改变,主要为机体阴阳平衡失调造成脏腑功能异常,从而表现出各种症状。目前,治疗盆腔瘀血症的方法主要有中医治疗、西医治疗、手术治疗。这些治疗方法,各有千秋,但中医治疗盆腔瘀血症是安全可靠的治疗方式。中医根据不同原因引起的盆腔瘀血症,结合临床实际进行辨证治疗,将本病分为:气滞血瘀型、脾肾阳虚型、心血不足型、湿热下注型。目前,治疗盆腔瘀血症的中药有多种,但针对于气滞血瘀型盆腔瘀血症的中成药尚无报道。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现有的缺点,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用的治疗气滞血瘀型盆腔瘀血症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通过选择合适的药材及其配比,达到安全有效治愈气滞血瘀型盆腔瘀血症的目的。
为达成以上所述的目的,本发明的一种治疗气滞血瘀型盆腔瘀血症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治疗气滞血瘀型盆腔瘀血症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配比的药材制成:
过江龙子9-21份、九龙藤叶15-35份、芦子兰25-45份、绿萼水珠草9-21份、黔羊蹄甲9-21份、波缘楤木9-21份、倒扣草9-21份、单花金丝桃9-21份、芸薹子3-15份、狮子七6-18份、黑三棱3-15份、金猫头3-15份、山百足3-15份、西红花3-15份。
本发明优选的一种治疗气滞血瘀型盆腔瘀血症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配比的药材制成:
过江龙子12-18份、九龙藤叶20-30份、芦子兰30-40份、绿萼水珠草12-18份、黔羊蹄甲12-18份、波缘楤木12-18份、倒扣草12-18份、单花金丝桃12-18份、芸薹子6-12份、狮子七9-15份、黑三棱6-12份、金猫头6-12份、山百足6-12份、西红花6-12份。
本发明最佳的一种治疗气滞血瘀型盆腔瘀血症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配比的药材制成:
过江龙子15份、九龙藤叶25份、芦子兰35份、绿萼水珠草15份、黔羊蹄甲15份、波缘楤木15份、倒扣草15份、单花金丝桃15份、芸薹子9份、狮子七12份、黑三棱9份、金猫头9份、山百足9份、西红花9份。
本发明的一种治疗气滞血瘀型盆腔瘀血症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采用下述方法制备:
A:称取重量配比的过江龙子、九龙藤叶、芦子兰、绿萼水珠草、黔羊蹄甲、波缘楤木、倒扣草、单花金丝桃、芸薹子、狮子七、黑三棱、金猫头、山百足和西红花备用;
B:将上述十四味药材倒入器皿内,加8倍量水,煎煮1.5小时,过滤;
C:滤渣加6倍量水,煎煮1小时,过滤;
D:合并滤液,浓缩,干燥,装入胶囊壳即可。
配方中所涉及到的药材的来源及功能主治如下:
过江龙子【来源】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九龙藤的种子。【性味】苦辛;温【归经】肝;胃经【功能主治】行气止痛;活血化瘀。主胁肋胀痛,胃脘痛,跌打损伤。
九龙藤叶【来源】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龙须藤的叶【性味】甘;苦;平【归经】肝经【功能主治】利尿,化瘀,理气止痛。主小便不利,腰痛,跌打损伤。
芦子兰【来源】胡椒科胡椒属植物荨麻叶胡椒,以全株入药。全年可采,切片晒干。【性味】辛,温。【功能主治】祛风散寒,理气止痛。用于感冒,胃痛,痛经,跌打损伤,风湿骨痛。
绿萼水珠草【来源】药材基源:为柳叶菜科植物绿萼水珠草的全草。【性味】味辛;苦;性凉【功能主治】理气止痛;利水;活血调经;解毒。主脘腹疼痛;淋痛;水肿;月经不调;疮肿;无名肿毒;疥疮;刀伤出血。
黔羊蹄甲【来源】为豆种植物黔羊蹄甲的叶、根。全年可采。【性味】甘微苦,温。【功能主治】理气止痛,利尿化瘀。
波缘楤木【来源】药材基源:为五加科植物波缘楤木的根。【性味】味苦;辛;性凉【功能主治】活血化瘀;通经止痛;祛风除湿。主跌打损伤;骨折;痞块;经闭;痛经;劳伤疼痛;风湿痛。
倒扣草【来源】药材基源:为苋科植物粗毛牛膝的全草。【性味】苦;酸;性微寒【归经】肝;肺;膀胱经【功能主治】活血化瘀;利尿通淋;清热解表。主经闭;痛经;月经不调;跌打损伤;风湿关节痛;淋病;水肿;湿热带下,外感发热;疟疾;咽痛;疔疮痈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彬,未经陈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0002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颈多盖酒精灯
- 下一篇:一种锅炉的给水加热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