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三维(3D)打印有效
申请号: | 201580083725.4 | 申请日: | 2015-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4915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2 |
发明(设计)人: | 斯蒂芬·鲁迪西尔;阿列克谢·S.卡巴尔诺夫;凯沙瓦·A·普拉萨德;西瓦帕克基埃·嘎纳帕西亚潘;贾克·赖特;弗拉德克·卡斯佩尔奇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普发展公司;有限责任合伙企业 |
主分类号: | B29C64/112 | 分类号: | B29C64/112;B29C64/20;B29C64/393;B33Y10/00;B33Y30/00;B33Y50/02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马蔚钧;杨思捷 |
地址: | 美国德***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三维 打印 | ||
在三维打印方法实例中,施加聚合物构造材料或聚合物复合构造材料。在构造材料的至少一部分上施加熔剂。所述熔剂包括水性载体或非水性载体以及分散于水性载体或非水性载体中的等离子体共振吸收剂,该等离子体共振吸收剂在范围为800nm至4000nm的波长处具有吸收并且在范围为400nm至780nm的波长处具有透明度。将构造材料暴露于电磁辐射,从而熔融与熔剂接触的构造材料的部分以形成层。
背景技术
三维(3D)打印可以是用于由数字模型制造三维固体部件的增材打印工艺。3D打印通常用于快速产品成型、模具生成和母模生成。一些3D打印技术被视为是增材工艺是因为它们涉及施加连续的材料层。这与通常依赖于去除材料而产生最终部件的传统切削工艺不同。用于3D打印的材料通常需要固化或熔融,这对于一些材料而言可使用热辅助挤出或烧结而实现,并且对于其他材料可使用数字光投射技术而实现。
附图说明
通过参考下述详细描述和附图,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特征将变得显而易见,其中相同的附图标记对应于类似的(尽管可能不同)组件。为了简洁起见,具有之前描述功能的附图标记或特征可以结合或不结合它们出现在其中的其他附图来描述。
图1是说明本文公开的3D打印方法的实例的流程图;
图2是本文公开的3D打印系统的实例的简化等距视图;
图3是通过本文公开的3D打印方法的实例形成的3D打印部件的摄影图像;且
图4是通过本文公开的3D打印方法的另一实例形成的其他3D打印部件的摄影图像。
具体实施方式
本文公开的三维(3D)打印方法和3D打印系统的实例采用多射流熔融(MJF)。在多射流熔融期间,将整个层的构造材料(也称为构造材料颗粒)暴露于辐射,但是选择的区域(在一些情况下小于整个层)的构造材料熔融并且硬化而成为一层3D部件。在本文公开的实施例中,将熔剂选择性地沉积接触构造材料的选择的区域。熔剂能够渗透进入构造材料的层并且伸展到构造材料的外表面上。熔剂能够吸收辐射并且将吸收的辐射转化成热能量,其转而将与熔剂接触的构造材料熔化或烧结。这使得构造材料熔融、结合、固化等从而形成3D部件的层。
用于多射流熔融的熔剂往往在可见光区域(400nm-780nm)具有显著的吸收(例如,80%)。该吸收产生强烈着色(例如,黑色)或强烈着色的3D部件。本文公开的方法和系统的实例采用含有分散于水性或非水性载体中的等离子体共振吸收剂的熔剂。含有等离子体共振吸收剂的熔剂在范围为800nm至4000nm的波长处具有吸收并且在范围为400nm至780nm的波长处具有透明度。如本文使用的,“吸收”意指至少80%的具有波长范围为800nm至4000nm的辐射被吸收。如本文使用的,“透明度”意指20%或更少的具有波长范围为400nm至780nm的辐射被吸收。该吸收和透明度允许熔剂吸收足够的辐射以熔融与其接触的构造材料同时使得3D部件为白色或轻微着色。
如本文使用的,术语“3D打印部件”、“3D部件”或“部件”可为完整的3D打印部件或一层3D打印部件。
图1中描绘了3D打印方法100的实例。作为实例,方法100可用于产生轻微着色或白色的3D部件。
如附图标记102处所示,方法100包括施加聚合物或聚合物复合构造材料12。已经施加了构造材料12的一层1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普发展公司,有限责任合伙企业,未经惠普发展公司,有限责任合伙企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8008372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图案化层沉积的系统、方法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 下一篇:生产成型体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