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连续纤维增强材料张紧装置、连续纤维增强材料的张紧方法及楔体有效
申请号: | 201580080999.8 | 申请日: | 2015-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0894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1 |
发明(设计)人: | 田中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京制纲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8B23/04 | 分类号: | B28B23/04;E01D22/00;E04G21/12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思诚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44 | 代理人: | 龚敏;王刚 |
地址: | 日本国东京都***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续 纤维 增强 材料 装置 方法 | ||
连续纤维增强材料张紧装置具备:按压体(50),其将套筒(S)向固定结构物(K)侧按压,并且具有供楔体(W)沿着连续纤维增强材料(C)可往复移动自如地移动的中空部(52);筒状的托架(21),其相对于该按压体(52)配置于套筒(S)的相反侧,在内壁面形成有突起部;圆柱状的旋转夹具(30),其以在托架(21)内部往复移动自如的方式设置,与楔体(W)的端面卡合,并具有与键(23)卡合的螺旋状的键槽(33),赋予绕连续纤维增强材料(C)的轴线的旋转力;活塞(40),其将旋转夹具(30)的端面向固定结构物(K)侧按压,由此,即使在使用了在内壁面转印有连续纤维增强材料(C)的外表面且形成有与连续纤维增强材料(C)的外表面卡合的被卡合部的楔体(W)的情况下,通过使楔体(W)沿着连续纤维增强材料(C)移动,也能够可靠地固定于固定结构物(K)。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土木、桥梁等领域用于结构体的增强的连续纤维增强材 料的末端固定中使用的连续纤维增强材料张紧装置、连续纤维增强材料的 张紧方法及楔体。
背景技术
连续纤维增强材料作为代替PC钢绞线的材料被人们所知。连续纤维 增强材料是通过用环氧树脂等热固化树脂将碳纤维等连续纤维复合化,以 1×7等绞线状成型的。与PC钢绞线相同,连续纤维增强材料具有高拉伸 强度和高弹性系数,而且具有重量轻且不生锈等特征。利用这些特征,在 土木、桥梁等领域中被用作现有桥梁的修补用线缆、预应力混凝土梁及桩 的补强用张拉材料、后张法式桥梁横梁补强材料等。在将连续纤维增强材 料用于这种用途时,为了张紧连续纤维增强材料,需要用于把持其两端部 的末端固定。
作为PC钢绞线的末端固定结构,已知有利用固定件固定的结构,该 固定件具有:楔体,其形成为筒状,并且其外径从承受拉伸力的前端部朝 向末端侧的后端部扩径;以及套筒,其设置于该楔体的外周侧,具有朝向 末端侧的后端部扩径的圆锥状中空的内部结构。
这样的固定件在PC钢绞线上预先安装套筒,插入楔体,设置张紧装 置。如果张紧PC钢绞线,则楔体与PC钢绞线一同移动,从而从套筒拔 出。在到达目标张紧力后,在保持张紧力的状态下利用液压活塞将楔体压 入套筒内。此外,PC钢绞线从固定结构物侧被以强的力拉入,楔体侵入 套筒,如果释放张紧装置的张力则被以强的力被固定。
另外,还已知有下述结构,将外周面设置有阳螺纹的套筒收纳于固定 结构物,之后,将从固定结构物突出的部分用锁定螺母固定(例如,日本 国专利公开公报特开平9-136313号公报)。
考虑将这种固定件或固定方法也应用于连续纤维增强材料。
发明内容
在上述的连续纤维增强材料的末端固定结构中,存在如下的问题。即, 有时在楔体的内壁面转印有连续纤维增强材料的外表面,并形成与连续纤 维增强材料的外表面卡合的被卡合部。这使连续纤维增强材料和楔体的固 定变得牢固。但是,在因张紧而楔体暂时从套筒脱离时,在将楔体压入套 筒内时,该被卡合部和连续纤维增强材料的外表面卡住,有时不能使楔体 移动。也存在当通过液压活塞强制压入楔体时,连续纤维增强材料出现损 伤的问题。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即使在使用内壁面被转印连续纤维增 强材料的外表面且形成有与连续纤维增强材料的外表面卡合的被卡合部 的楔体的情况下,通过使楔体沿着连续纤维增强材料移动,也能够可靠地 固定于固定结构物的连续纤维增强材料张紧装置及连续纤维增强材料张 紧方法、以及用于它们的楔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京制纲株式会社,未经东京制纲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8008099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