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噪声源分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80080211.3 | 申请日: | 2015-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1508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松田茂彦;铃木理博;前畑典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芝三菱电机产业系统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1R29/00 | 分类号: | G01R29/00;G01R29/08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刘英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噪声 分析 方法 | ||
一种噪声源分析方法,包括:通过彼此被时刻同步的电压传感器(2a、2b)测定噪声,并基于通过电压传感器(2a、2b)分别测定到的噪声的数据,进行用于确定成为噪声的产生原因的噪声源的分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分析噪声的产生原因即噪声源的噪声源分析方法。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作为噪声对策,公知有各种各样的方法。例如,公开了如下的远程监视装置,即,在控制台内部设置各种传感器,基于从这些传感器获得的数据,判断控制台内部的环境是否是异常的远程监视装置(参照专利文献1)。
另外,公开了如下数据收集系统,即,通过设置在互相分离的场所的多个检测器,测定电子装置的电压、电流等的物理量的数据,并将它们用无线方式传送至数据收集装置,能够以10纳秒以下的精度收集同时刻的各检测器的测定数据(参照专利文献2)。
另一方面,在敷设信号线或直流电源线等电线的情况下,有时在该电线上连接继电器等噪声源。另外,具有噪声源的电线被敷设在别的电线的附近,噪声有时会通过感应而叠加于位于附近的该电线。但是,未设想被施加噪声或通过感应被叠加噪声而敷设的电线也存在。在此情况下,在利用该电线的装置中,有时由于噪声而产生误动作等。
作为噪声对策,有阻止噪声的传递及感应、增加装置的噪声耐力及利用噪声源的对策。
作为噪声对策,多执行阻止噪声的传递及感应,但存在如下的问题。噪声的传递方法有感应、传递及电磁波这三种。因此,即使采用了某对策,噪声的影响有时也被体现在不同的位置。为了采取完全的对策,有经验和知识的作业是必要的。因此,用尝试法实施多个对策方案,到能够确认成果为止需要时间。
例如,作为噪声对策,有将电线屏蔽并噪声引落接地的方法。但是,在该方法中,接地有时会成为来自其他的噪声源的噪声的传递介质、或者有时接地不具有使足够的高频电流流通的较低的阻抗特性,而不成为对策。
另一方面,作为噪声对策,要增加装置的噪声耐力,需要在装置侧花费成本,因此该对策多不能采用。
因此,作为根本的噪声对策,有利用噪声源的对策。利用噪声源的对策有除去噪声源及防止来自噪声源的噪声的输出。但是,噪声源有时无法除去。例如,噪声源是如雷那样起因于自然现象的噪声源或如断路器那样用于保护设备的噪声源的情况。
但是,要进行利用噪声源的对策,必须确定噪声源的位置。敷设传播噪声的电线的距离有时达数百m。并且,其敷设位置多是地板下或配电盘等的存在很多其他的电线的地方。因此,确定噪声源的位置的作业并不容易。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09/144820号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0-218056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分析噪声的产生原因即噪声源的噪声源分析方法。
按照本发明的观点的噪声源分析方法包括:用彼此被进行了时刻同步的多个传感器测定噪声,基于通过上述多个传感器分别测定到的上述噪声的数据,进行用于确定上述噪声的产生原因即噪声源的分析。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噪声测定装置的构成的构成图。
图2是表示实施由第1实施方式的噪声测定装置进行的测定方法的构成的构成图。
图3是表示通过第1实施方式的噪声测定装置测定的电压数据的波形图。
图4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噪声测定装置进行的实验的构成的构成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芝三菱电机产业系统株式会社,未经东芝三菱电机产业系统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8008021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