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机房电梯有效
申请号: | 201580078793.1 | 申请日: | 2015-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3145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4 |
发明(设计)人: | 岛林启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6B5/00 | 分类号: | B66B5/00;B66B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黄纶伟;欧阳柳青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房 电梯 | ||
在无机房电梯中,在井道(3)的底坑(17)设置有底坑出入装置(21、35),作业者使用该底坑出入装置(21、35)在最下层层站(16)与底坑(17)之间移动。底坑出入装置(21、35)具有固定式踏板(24a‑24b、37),其始终设置且固定在底坑(17)内,供作业者的脚踩踏。固定式踏板(24a‑24b、37)配置在作为曳引机(4)及盘装置(10)中的至少任意一方的最下层设置设备的下方,且从正上方观察时,配置成与最下层设置设备的区域或最下层设置设备和轿厢(1)之间的区域重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例如控制盘等盘装置或曳引机设置在井道内的最下层附近的无机房电梯。
背景技术
为了作业者在电梯的最下层层站与底坑之间移动,存在始终设置有梯子的情况。梯子一般而言使用地脚螺栓固定在井道壁及底坑地面。
但是,在无机房电梯中,配置在井道内的设备多,而且要求尽量缩小井道的水平面积,因此可设置梯子的平面空间受限。
与此相对,在以往的电梯的底坑梯子中,在第1支柱与第2支柱之间,多个踏板在上下方向隔开间隔地设置。各踏板分别以能够旋转的方式相对于第1支柱及第2支柱连结。由此,底坑梯子能够在使第2支柱接近于第1支柱的状态下收纳(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此外,以往的另一种电梯的底坑梯子具有:固定侧支柱;可动侧支柱,其能够相对于固定侧支柱沿水平方向移动;以及多个踏板,它们架设在固定侧支柱与可动侧支柱之间。踏板能够通过可动侧支柱的移动而相对于固定侧支柱滑动。当可动侧支柱位于收纳位置时,踏板的一部分配置在轿厢导轨的背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
并且,以往的电梯的梯子保持装置具有:水平的臂部件,其固定于导轨;以及一对钩部件,它们设置于臂部件。在钩部件上挂有梯子的踏板(例如参照专利文献3)。
并且此外,在以往的电梯中,在井道壁的最下层地板附近设置有控制盘。在控制盘的下方的井道壁设置有折叠式的作业台。在进行控制盘的维护时,作业者移动至底坑内,组装作业台。然后,使用设置于作业台的多个板作为踏板,向作业台的最上部移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4)。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224497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3-220913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5-263387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2-14555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专利文献1、2所示的底坑梯子必须在收纳状态与使用状态之间活动,便利性低。此外,在使用专利文献3所示的梯子保持装置的情况下,必须将梯子从收纳场所取出并挂于钩部件,仍然便利性低。
另一方面,专利文献4所示的作业台并非为了出入底坑而使用,在使用时作业者必须使用其他的底坑梯子等移动至底坑内,来组装作业台。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那样的课题而完成的,目的在于得到一种无机房电梯,其能在井道的底坑内的空间中高效地设置底坑出入装置,并且使出入底坑时的便利性提高。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菱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8007879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