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洗式便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80077527.7 | 申请日: | 2015-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0708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发明(设计)人: | 近藤康宏;松原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骊住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E03D11/08 | 分类号: | E03D1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玉昌峰;纪秀凤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洗 式便器 | ||
涉及一种水洗式便器,具备:具有第一以及第二喷水口的马桶部、向第一以及第二喷水口供给清洗水的供水部和用于排出马桶部的滞留水的排水管。第二喷水口向马桶部的后部区域喷水而形成第二水流,第一喷水口在第二水流的方向上被设置得比第二喷水口靠前方并向马桶部的上部喷水而形成在周向上旋转的第一水流。第二喷水口的开口位于比第一喷水口的开口靠上方的位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洗式便器,特别是从多个喷水口喷出清洗水的类型的水洗式便器。
背景技术
在水洗式便器中,已知从一个以上的喷水口向马桶部喷出清洗水并通过该清洗水的劲头将污物向排水管推出的清洗方式众所周知。以下,将从便器内部将污物向排水管推出的力称为“排出力”。此外,为了使污物的渣子不会残留于马桶部的内壁面,也需要在宽范围内清洗马桶部的内壁面的水流。以下,将清洗马桶内壁的力称为“清洗力”。在专利文献1中,通过从设置于马桶的左侧上部的第一喷水口沿着马桶内壁喷出第一水流而形成旋转水流,清洗马桶内壁(参照专利文献1的图4)。进一步,通过使从设置于马桶的右侧上部的第二喷水口喷出的第二水流与旋转后的第一水流合流,强化排出力。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2014/02749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这样,对水洗式便器,要求排出力和清洗力两个功能。根据专利文献1所述的水洗式便器,能够通过第一水流在宽范围内清洗马桶内壁的两侧面以及前端面。
本发明者们进一步认识到马桶内壁的后端面、特别是后端面的上部(以下,简称为“后部区域”)也容易被污物的飞沫污染。专利文献1的第一水流清洗马桶内壁的侧面、前端面、后端面下部,但可能不能充分到达后部区域(后端面上部)。此外,第二水流用于强化向第一水流的下方流动的力、即排出力,也具有不能充分到达后部区域的可能性。
本发明是基于本发明者认识的上述课题而完成的,其主要的目的在于在水洗式便器中提供用于有效果地清洗容易通过污物的飞散而污染的马桶的后部区域的技术。
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公开中的水洗式便器包括便器主体和供水部。便器主体包括:具有第一以及第二喷水口的马桶部和用于排出马桶部的滞留水的排水管。供水部向第一以及第二喷水口供给清洗水。
第二喷水口在水平方向上向上述第一以及第二喷水口之间的后部区域喷水而形成第二水流。第一喷水口在第二水流的方向上被设置得比第二喷水口靠前方并向马桶部的上部喷水而形成在周向上旋转的第一水流。
第二喷水口的开口位于比第一喷水口的开口靠上方的位置。
具有上述构成的水洗便器通过设置用于清洗容易被污物的飞沫污染的后端面、特别是作为该上部区域的后部区域的喷水口(第二喷水口),更加提高水洗式便器的清洗效果。为了尽可能将后部区域的上端附近清洗干净,第二喷水口被设置于比第一喷水口高的位置。
在上述构成的水洗便器中,优选:在马桶部的内壁,进一步从第一喷水口在周向上形成有第一导水单元,且从第二喷水口在周向上形成有第二导水单元。在该情况下,第二导水单元优选与第一导水单元连续地连接。
在上述构成的水洗便器中,优选:第一导水单元在到达第二喷水口前被终止。
在上述构成的水洗便器中,优选:向第一喷水口分配有超过从供水部供给的清洗水的50%的水量。
在上述构成的水洗便器中,第一喷水口和第二喷水口的距离优选为马桶部的内周的1/4以上2/5以内。
附图说明
图1为水洗式便器的仰视图。
图2为水洗式便器的侧剖图。
图3为水洗式便器的第一立体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骊住株式会社,未经骊住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8007752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马桶水箱的入口阀布置
- 下一篇:具备预制板与锚通道的预制混凝土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