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通过用UV-LED多次曝光制造柔版印刷版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80076229.6 | 申请日: | 2015-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7827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1 |
发明(设计)人: | P·弗朗茨基维茨;T·温兰德;M·拜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林特集团德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3F7/027 | 分类号: | G03F7/027;G03F7/20;G03F7/32;G03F7/3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林柏楠;刘金辉 |
地址: | 德国斯***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过 uv led 多次 曝光 制造 印刷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造柔版印刷版的方法,其中使用可光聚合的柔版印刷元件作为原料,可光聚合的柔版印刷元件至少包含彼此叠加布置的以下物质:尺寸稳定的载体;至少一个可光聚合的凸纹形成层,其至少包含弹性粘合剂、烯键式不饱和单体和光引发剂;和可数字成像的层。另外,此方法包括至少以下步骤:(a)通过使可数字成像的层成像以产生掩模,(b)用光化光经由掩模使得可光聚合的凸纹形成层曝光,并使得此层的图像区域进行光聚合,和(c)通过用有机溶剂洗出凸纹形成层的未光聚合区域或通过热显影,使得光聚合的层显影,其特征在于:步骤(b)包括使用来自多个UV‑LED的强度为100‑10000Mw/cm2的光化光进行两个或更多个曝光周期(b1)至(bn),其中按每个周期计输入可光聚合的凸纹形成层的能量是0.1‑5J/cm2。
本发明涉及通过用UV-LED多次曝光制造柔版印刷版的方法。
制造柔版印刷版的最常用方法涉及可光聚合的凸纹形成层在光化光的作用下经由数字或照相方式产生的掩模进行成像式曝光,尤其是在长波UV辐照下进行。在另一个工艺步骤中,未曝光的层用合适的溶剂或溶剂混合物处理,其中凸纹形成层的未曝光的未聚合区域被溶解,同时已曝光的聚合区域保留并形成印刷版的凸纹。
光敏性柔版印刷元件的数字成像在原则上是已知的。在这方面,柔版印刷元件并不是按照常规方式通过放置照相掩模、然后经由照相掩模曝光制造的。实际上,掩模是通过合适的技术在原地直接在柔版印刷元件上产生的。柔版印刷元件可以例如具有不透明的IR-烧蚀层(EP-B 654 150,EP-A 1 069 475),其可以通过IR激光器以成像方式烧蚀。其它已知的技术包括可通过喷墨技术写入的层(EP-A 1 072 953),或可通过热图形方式写入的层(EP-A 1 070 989)。在通过适用于此目的的技术以成像方式写入这些层之后,可光聚合的层经由所得的掩模用光化光曝光。
用光化辐照的成像式曝光是在标准基础上使用UV辐照源进行的,其具有在约315nm至420nm范围内的明显发射(可见光谱的长波UV区域至紫外区域)。最常用的辐照源是UV/A管,其在约370nm波长处具有最大发射值,并且测得在50mm的距离(从辐照源到柔版印刷元件表面的典型距离)处产生10-30mW/cm2的UV强度。这种UV/A管例如可以“R-UVA TL10R”商标从Philips获得。另外,也可以使用汞蒸气灯进行成像式曝光,其中优选掺杂的中压汞蒸气灯,这是因为用铁和/或镓掺杂允许在UV/A区域中发射的比例增加。
最近,对于可光聚合组合物的辐照固化,也日益增加使用发射UV光的LED(发光二极管)。
用于UV固化的常规LED体系目前在实践中致力于395nm和365nm的波长。其它可能的光谱范围是350nm、375nm、385nm和405nm。科学出版物另外提到了波长210nm、250nm、275nm和290nm。LED是通过窄强度分布区分的(通常是+/-10-20nm)。它们没有明显的预热阶段,并可以调节到最大强度的约10-100%。
使用UV发光二极管可以达到数watts/cm2的功率水平,并根据UVLED体系达到1-20%的效率。在这里,也可以适用以下原则:波长越短,效率就越低。并且,预期的发射波长越短,生产成本就越高。目前,用于区域固化的LED体系可以从各种供应者得到,其具有波长为395nm且UV功率为1-4W/cm2,以及波长为365nm且UV功率为0.5-2W/cm2。
WO 2008/135865描述了一种方法,包括在成像装置上布置具有可光交联材料的印刷版,根据图像数据使得版成像,从多个UV-发射二极管施加UV辐照以在印刷版成像期间交联在版上的可光交联材料,其中印刷版可以是可光聚合的柔版印刷版,可光聚合的凸版印刷版或可光聚合的套筒。另外描述了从成像装置除去版,并随后通过用多个UV-发射二极管进行UV辐照,从而从反面或从前面曝光和任选地也从反面曝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林特集团德国有限公司,未经富林特集团德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8007622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