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层人员识别与定位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80075132.3 | 申请日: | 2015-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099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发明(设计)人: | T·Z·施杜欧维奇;R·L·科普兰;M·F·塞凯拉 | 申请(专利权)人: | 传感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C9/28 | 分类号: | G07C9/28;G07C9/29 |
代理公司: | 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1038 | 代理人: | 申发振 |
地址: | 美国佛***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层 人员 识别 定位 系统 | ||
用于控制对限制区域(“RA”)的访问的系统和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确定是否有人想要进入RA:使用与其所佩戴的可穿戴访问传感器相关联的第一唯一标识符来检查此人是否被授权进入RA;当确定此人被授权进入RA时,使此人的便携式通信设备(“PCD”)发送第二唯一标识符以及可用于确定PCD在周围环境中的位置的位置信息;使用第二唯一标识符和位置信息来确认此人当前位于RA的访问点;以及当确定此人想要进入RA、此人被授权进入RA并且此人当前位于RA的访问点时,使机械致动器致动以使此人能够进入RA。
技术领域
本文总体上涉及访问控制系统(“ACS”)。更特别地,本文涉及双层(dual level)人员识别与定位系统。
背景技术
在本领域中有许多已知的ACS。一种这样的ACS包括安装于限制区域(restrictedareas)的出口和/或入口处的多个访问控制读取器(“ACR”)。例如,ACR可以被布置于通过其可进入限制房间的门口附近。人员所佩戴的徽章被用来经由ACR获准进入限制房间。在这方面,徽章包含布置于其上或其内的低频(“LF”)无源射频识别(“RFID”)通信设备。典型地,LF无源RFID通信设备以125kHz的频率工作。ACR是检测范围为大约5cm或更小的近场设备。在整个给定时间段内,ACS追踪给定人员为了进入限制区域通过了哪些入口。但是,ACS不追踪人员在给定的时间段内何时离开每个所访问的限制区域。
另一个常规的ACS采用经由蓝牙(Bluetooth)技术通信的信标和无线通信设备(例如,移动电话)。个人标识符存储于无线通信设备上,并且当此人在信标附近时与信标通信。响应于接收到个人标识符,ACS将允许此人进入限制区域。
发明内容
本公开涉及用于控制对限制区域的访问的系统和方法。方法包括通过电子电路来确定是否有人想要进入限制区域。在一些情况下,基于(a)指出从人佩戴的可穿戴访问传感器(“WAS”)接收的信号中存在的功率的接收信号强度指示器(“RSSI”)测量数据,和/或(b)指出布置于WAS内的电磁场能量采集电路中使用的储能设备的充电电压的变化率的变化率数据来做出该确定。在做出这样的确定之后,使用与WAS相关联的第一唯一标识符来检查此人是否被授权进入限制区域。
当确定此人被授权进入限制区域时,使此人的便携式通信设备(“PCD”)发出第二唯一标识符以及可用于确定PCD在周围环境中的位置的位置信息。在一些情况下,由PCD使用基于RSSI的技术来获得位置信息。RSSI技术包括:由PCD执行探测(survey)在其范围内的可用网络的介质访问控制(“MAC”)地址的操作;以及收集从与可用网络的MAC地址相关联的设备接收的信号的RSSI水平。与可用网络的MAC地址相关联的设备的RSSI水平和已知位置被用来确认此人当前位于限制区域的访问点。
第二唯一标识符和位置信息被用来确认此人当前位于限制区域的访问点。在确定此人想要进入限制区域、此人被授权进入限制区域和/或此人当前位于限制区域的访问点时,机械致动器被致动以使此人能够进入限制区域内。
在一些情况下,该方法还包括确定PCD是否位于距离限制区域的访问点一定半径之内。当确定PCD位于距离限制区域的访问点一定半径之内时,使机械致动器致动。附加地或替代地,该方法包括在使机械致动器致动之后记录指示此人在特定的时间进入限制区域的信息。
附图说明
将参考以下附图来描述实施例,其中,相似的附图标记在所有附图中表示相似的项,并且其中:
图1是示例性ACS的透视图。
图2是图1的WAS的示例性架构的框图。
图3A-3B(统称为“图3”)提供用于控制对限制区域的访问的示例性方法的流程图。
图4A-4B(统称为“图4”)提供用于控制对限制区域的访问的另一种示例性方法的流程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传感电子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传感电子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8007513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