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限流电路、直流电力供给连接器和直流电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80073145.7 | 申请日: | 2015-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1274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6 |
发明(设计)人: | 森田直 | 申请(专利权)人: | 索尼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H9/02 | 分类号: | H02H9/02;H01R13/66;H01R13/703;H01H9/54;H01H33/59;H01H47/00 |
代理公司: | 11240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余刚;吴孟秋<国际申请>=PCT/JP2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限流 电路 直流 电力 供给 连接器 直流电源 装置 | ||
提供一种限流电路(30),在供给直流电力时,在与设置于供给所述直流电力的电极上的第一触点(20a)接触之前,在所述电极供给所述直流电力时,设置在与电流流过的电力接收侧的端子(11a)相接触位置的第二触点(20b)与所述端子(11a)的接触被解除之前,减少通过所述第二触点(20b)流入所述端子(11a)的电流,在所述端子(11a)接触所述第一触点(20a)的情况下,不流过电流,并且仅在所述端子(11a)接触所述第二触点(20b)的情况下,减少通过所述第二触点(20b)流入所述端子的电流。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限流电路、直流电力供给连接器和直流电源装置。
背景技术
在直流供电或交流供电中,断电时发生电弧放电。在AC的情况下,由于在每预定时间(例如,每10毫秒)有电压变为零的瞬间,电弧放电至少在上述预定时间内(例如,在10毫秒内)自发停止。然而,在直流供电中,因为没有电压变为零的瞬间,电弧放电不会自发停止。
因此,已经公开了在直流供电的情况下抑制断电时电弧放电的发生为目的的技术(参照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2等)。
引用列表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JP 2003-203721A
专利文献2:JP 2014-522088T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在直流供电的情况下,肯定会抑制在电源关闭时电弧放电的发生,但是用于抑制电弧放电发生的结构被大型化却不是优选的。在直流供电期间,用于抑制电弧放电发生所增加的结构降低了功率供给效率也不是优选的。因此在直流电力供给期间,希望以小型化结构来抑制直流断电时的电弧放电的发生而不降低功率效率。
因此,本公开内容提出了一种新颖且改进的限流电路、直流电力供给连接器和直流电源装置,其可以在直流电力供给期间以小型结构来抑制直流断电时的电弧放电发生而不降低功率效率。
解决问题
根据本公开,提供了一种限流电路,其配置为:在供给直流电力时,在与设置于供给所述直流电力的电极上的第一触点接触之前,在所述电极供给所述直流电力时,设置在与电流流过的电力接收侧的端子相接触位置的第二触点与所述端子的接触被解除之前,减少通过所述第二触点流入所述端子的电流;在所述端子接触所述第一触点的情况下,不流过电流,并且仅在所述端子接触所述第二触点的情况下,减少通过所述第二触点流入所述端子的电流。
另外,根据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直流电力供给连接器,其至少包括:正电极侧电极和负电极侧电极,被配置为供给直流电力;其中,所述正电极侧电极和所述负电极侧电极中的至少任一个包括:第一触点,第二触点,所述第二触点设置在供给所述直流电力时直流电流流过的电力接收侧上的端子在接触所述第一触点之前接触的位置处,以及限流电路,被配置为在解除所述端子和所述第二触点之间的接触之前,减少通过所述第二触点流入所述端子的电流;以及在所述端子接触所述第一触点的情况下,所述限流电路不流过电流,并且仅在所述端子接触所述第二触点的情况下,所述限流电路减少通过所述第二触点流入所述端子的所述电流。
另外,根据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直流电源装置,其至少包括:直流电源,被配置为供给直流电力;以及正电极侧电极和负电极侧电极,被配置为供给来自所述直流电源的所述直流电力;其中,所述正电极侧电极和所述负电极侧电极中的至少任一个包括:第一触点,第二触点,所述第二触点设置在供给所述直流电力时直流电流流过的电力接收侧上的端子在接触所述第一触点之前接触的位置处,以及限流电路,被配置为在解除所述端子和所述第二触点之间的接触之前,减少通过所述第二触点流入所述端子的电流,以及在所述端子接触所述第一触点的情况下,所述限流电路不流过电流,并且仅在所述端子接触所述第二触点的情况下,所述限流电路减少通过第二触点流入所述端子的所述电流。
发明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索尼公司,未经索尼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8007314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