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含有亚麻酸的合成树脂或合成纤维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80067809.9 申请日: 2015-12-10
公开(公告)号: CN107002296B 公开(公告)日: 2019-11-12
发明(设计)人: 朴喜燮;金己淑 申请(专利权)人: 朴喜燮;金己淑
主分类号: D01F1/10 分类号: D01F1/10;D01F6/92;D01F6/90;D01F6/46;C08L67/02;C08L77/00;C08L23/12;C08L91/00
代理公司: 上海晨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0 代理人: 成丽杰
地址: 韩国首尔市钟路区*** 国省代码: 韩国;KR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合成树脂 合成纤维 亚麻酸 植物油 制备 挥发性物质 低分子量 重量计 沸点
【说明书】: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有亚麻酸的合成树脂或合成纤维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合成树脂或合成纤维含有0.7%至2.5%重量的植物油,其中,以植物油的重量计,其包括70%或以上重量的亚麻酸以及低于5%重量沸点在120至220℃范围内的低分子量挥发性物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有亚麻酸的合成树脂或合成纤维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特别涉及一种含有亚麻酸的合成树脂或合成纤维及其制备方法,所述产品如力度和延伸率等各种性能优越,并且所述产品可展现出良好的外观以及显著提高的抗菌活性。

背景技术

合成树脂特别是聚酯树脂的如力度和延伸率等各种性能优越而且不昂贵,因此其作为衣料和其它工业材料在广泛应用。然而,合成树脂过于坚硬,当其接触皮肤会引起不适,其还可能在其生产和使用过程中产生严重的静电。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作出了很多尝试,这包括例如韩国专利号10-0726409以及10-0515808所披露的,直接将一种植物提取物涂抹于合成纤维之上的固定方法。然而,如上所制备得到的合成纤维的问题在于所涂抹的植物提取物可能在冲洗过程中被剥离,使其难以展现持久效果。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有一种改进方法是将植物提取物以微囊形式贴至纤维表面。然而,这种方法的问题在于当如上所制备的纤维经受摩擦、冲洗或曝光后,所贴上的微囊可能很容易脱离。

为了制备含有植物提取物的纤维,考虑应用植物提取物的熔融纺丝工艺(melt-spinning process),但是熔融纺丝在200℃或以上的高温下进行,而由于所使用的植物提取物会挥发、分解以及变质,制备过程本身不可能进行,所得纤维的性质也可能变得非常不理想。

关于这点,提供了韩国专利号10-0910241。

该项技术披露了一种含有天然植物提取物或天然植物精油的纳米纤维,其通过对纺丝液(spinning solution)进行静电纺丝法(electrospinning)制备得到,所述纺丝液包括(a)至少一种天然植物提取物或天然植物精油,(b)至少一种成纤聚合物(fiber-formingpolymer),以及(c)用于溶解组分(a)和(b)的溶剂。

所述静电纺丝法通过以下方式进行:利用收集器和喷嘴之间所形成的电力,通过喷嘴将排出的溶液转换成射流(jet stream),之后包含在射流中的溶液在到达不完全区域(incomplete zone)后挥发,从而形成纯的纳米纤维。

借助上述方法解决了大部分传统技术存在的问题。然而,仅仅通过聚合物的分子取向(molecular orientation)所得的纤维却不能在力度方面得到提升,从而其各种性质可能变糟,因此其不可能用作要求具备预定基本性质的衣料。

同时,韩国专利号10-0563560披露了一种包括植物蛋白和聚乙烯醇的植物蛋白合成纤维,其中,基于这两种物质的总重,所使用的植物蛋白的含量为5至23重量份数,所使用的聚乙烯醇的含量为77至95重量份数。所使用的蛋白质通过将豆类、花生以及棉花种子等进行湿法研磨以分离提取蛋白质,之后再进行压碎、脱脂以及浸泡来获得。

所得纤维可以展示出优越的透气性以及与那些作为高级羊毛材料的羊绒相类似的性质。然而,这种纤维在力度和持久性上非常不理想,因此不适用于衣料。

带着解决上述问题的目标,提供了韩国专利号10-1171947。

此种技术披露了一种通过加入成纤聚合物材料再进行典型的熔融纺丝工艺来制备含有植物脂肪酸的合成纤维的方法,其中,聚合物材料选自含有0.1%至10.0%重量的植物脂肪酸的聚酯基、尼龙基以及聚丙烯基型树脂,之后进行典型的熔融纺丝工艺。

所得纤维可在例如力度、延伸率、良好的外观、卓越的抗菌活性、色深(colordepth)以及抗静电等方面展现出优越的基本性质,因此适用于高级衣料。

然而,此种技术仍具有如下很多问题。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朴喜燮;金己淑,未经朴喜燮;金己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8006780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