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点火装置以及其中所用的超亲水膜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80066729.1 | 申请日: | 2015-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0262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6 |
发明(设计)人: | 金原贤治;杉浦明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电装 |
主分类号: | F02P23/04 | 分类号: | F02P23/04;H01T13/14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周欣;陈建全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超亲水膜 火花塞 燃烧室 点火装置 接触角 催化剂粒子 超亲水性 构成部件 混合气 热激发 发火 粒子 制造 | ||
1.一种点火装置(1、6),其特征在于:是具备安装在内燃机(5)的燃烧室(51)壁上的火花塞(4、60),对导入所述燃烧室内的混合气进行发火的点火装置,
在构成所述火花塞的、面向所述燃烧室而配置的火花塞构成部件(10、7)的面向所述燃烧室的表面上,设有含有超亲水性粒子(110)和热激发催化剂粒子(111)的超亲水膜(11),并且,在将未设置该超亲水膜时的所述火花塞构成部件与水的接触角设定为θW1,将设置有所述超亲水膜时的所述火花塞构成部件与水的接触角设定为θW2时,满足θW2<θW1的关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点火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将未设置所述超亲水膜时的所述火花塞构成部件与油的接触角设定为θO1,将设置有所述超亲水膜时的所述火花塞构成部件与油的接触角设定为θO2时,具有θO2>θO1的关系。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点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超亲水膜中,所述热激发催化剂粒子相对于所述超亲水性粒子和所述热激发催化剂粒子的合计量的配合比率为47wt%以下。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点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超亲水膜中,所述热激发催化剂粒子相对于所述超亲水性粒子和所述热激发催化剂粒子的合计量的配合比率为20wt%以下。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点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超亲水膜含有粘合剂成分作为膜构成物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点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粘合剂成分为选自磷酸盐及金属氧化物中的1种以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点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超亲水膜中,所述超亲水性粒子含有二氧化硅SiO2,所述热激发催化剂粒子含有选自过渡金属氧化物及氧化锡SnO2中的1种以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点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金属氧化物包含选自TiO2、ZrO2、Cr2O3、Y2O3、ZnO、CeO2、Ta2O5、CuO2、CuO及WO3中的1种以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点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点火装置是所述火花塞(4)经由设在所述内燃机的与所述燃烧室的边界处的所述火花塞构成部件即光学窗(10)而将高能量密度的脉冲激光(LSRPLS)聚光在所述燃烧室内的焦点(FP)上,从而对导入所述燃烧室内的混合气进行发火的激光点火装置(1),在所述光学窗的所述燃烧室侧表面上设置有所述超亲水膜。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点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未设置所述超亲水膜时和设置有所述超亲水膜时的与水的接触角的比即相对水接触角θW2/θW1为2/3以下。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点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未设置所述超亲水膜时和设置有所述超亲水膜时的与油的接触角的比即相对油接触角θO2/θO1为1.5以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点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未设置所述超亲水膜时和设置有所述超亲水膜时的与油的接触角的比即相对油接触角θO2/θO1为1.5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电装,未经株式会社电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8006672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