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浮体式铰链闸门有效
申请号: | 201580064233.0 | 申请日: | 2015-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0245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5 |
发明(设计)人: | 森井俊明;田中寿一;稻垣崇秀;仲保京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立造船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E06B5/00 | 分类号: | E06B5/00;E02B7/38;E02B7/40;E02B7/50;E04H9/14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张晶;谢顺星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体式 铰链 闸门 | ||
简化构成闸门体的框架,并且降低闸门体的制作精度和组装精度,减少制作工时。一种设置在建筑物、地下空间的入口部分的路面(rs)上的浮体式铰链闸门(1)。设置在闸门体(4)的基端侧的立起摆动的支承部由:安装在闸门体(4)的基端部(4a)的底部金属件(5)、在闸门体(4)立起时支承闸门体(4)的树脂板(6)、覆盖底部金属件(5)以及树脂板(6)的止水膜(13)、安装在止水膜(13)的覆盖底部金属件(5)的部分上的第一压板(14)、安装在止水膜(13)的覆盖树脂板(6)的部分上的第二压板(16)构成。关于底部金属件(5),其长度与闸门体(4)的宽度相同,且在闸门体(4)的表面(4d)的基端侧的角部的突出部(5b)上形成有凸圆弧状面(5a)。关于树脂板(6),其长度与底部金属件(5)相同,具有与底部金属件(5)的凸圆弧状面(5a)匹配的凹圆弧状面(6a)。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浮体式铰链闸门,其例如为了在涨水时不使上涨的水流入建筑物、地下空间,而设置在建筑物、地下空间的入口部分的路面上,在涨水时使闸门体立起从而阻断所述入口部分。
背景技术
有时为了在涨水时不使上涨的水流入建筑物、地下空间,在建筑物、地下空间的入口部分的路面上设置阻断该入口部分的浮体式铰链闸门。
这种浮体式铰链闸门在闸门体上设置有浮力形成部,利用将要流入建筑物、地下空间的入口部分的水的水压和闸门体自身的浮力使闸门体立起,而阻断该入口部分。
所述浮体式铰链闸门的闸门体通过设置在闸门体的宽度方向上的两处的铰链,以可以自由旋转的方式设置在路面上或设置在设于路面上的承台上(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然而,在采用通过所述铰链使闸门体立起的结构的情况下,由于结构的复杂化,需要高的制作精度、组装精度,制作工时增加。另外,由于施加在闸门体上的负荷集中在铰链部,因此构成闸门体的框架需要高的强度。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平成10-121444号公报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点在于,通过铰链以可以自由旋转的方式在路面或设于路面上的承台上设置了闸门体的浮体式铰链闸门,由于结构的复杂化,制作工时增加;另外负荷集中在铰链部,因此构成闸门体的框架需要高的强度。
(二)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通过采用使施加的负荷分散而不集中在闸门体上的结构,在使构成闸门体的框架简化的同时,由于闸门体的支承部结构的简化,降低制作精度和组装精度,减少制作工时。
本发明是一种浮体式铰链闸门,其最主要的特征在于,为了在涨水时阻断建筑物、地下空间的入口部分而设置在所述入口部分的路面上,以在水流入的方向上在高度方向的平面内闸门体的前端侧可以以基端侧为支点而立起摆动的方式构成,
用下述的底部金属件、树脂板、止水膜、第一压板、第二压板构成在所述闸门体的基端侧设置的立起摆动的支承部。
底部金属件安装在所述闸门体的基端侧的端部,具有与所述闸门体的宽度相同的长度,在处于倒伏状态的所述闸门体的表面的基端侧的角部,形成有凸圆弧状面。
树脂板在闸门体立起时成为所述底部金属件的形成所述凸圆弧状面的部分的承座而支承闸门体,所述树脂板的长度与所述底部金属件相同,具有与所述底部金属件的所述凸圆弧状面匹配的凹圆弧状面。
止水膜以在所述底部金属件以及树脂板的表面侧覆盖这些底部金属件以及树脂板的方式配置。
第一压板以与所述底部金属件一同一体地夹住所述止水膜的覆盖所述底部金属件的部分的方式,安装在所述底部金属件的表面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立造船株式会社,未经日立造船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8006423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