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加热方法、加热装置和压制成型品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80063438.7 | 申请日: | 2015-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0215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5 |
发明(设计)人: | 大山弘义;生田文昭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周波热錬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21D1/40 | 分类号: | C21D1/40;C21D9/00;H05B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奉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64 | 代理人: | 吴立;邹轶鲛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热 方法 装置 压制 成型 制造 | ||
提供了一种加热方法、加热装置和使用该加热方法的压制成型品的制造方法。板工件具有:主加热目标区域,其具有在第一方向上单调地变化的截面面积;和副加热目标区域,其被设置为与主加热目标区域邻接并且一体化。在加热副加热目标区域之后,通过直接电阻加热来加热主加热目标区域,从而将主加热目标区域和副加热目标区域加热至处于目标温度范围。为了加热主加热目标区域,使一对电极中的被布置为在与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上跨越主加热目标区域延伸的至少一个电极以恒定速度在第一方向上移动,并且调整一对电极之间的电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对板工件进行直接电阻加热的加热方法和加热装置,以及压制成型品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已知一种加热方法,其中,使一对电极与板工件产生接触,并且然后在一对电极之间施加电流,从而对板工件进行直接电阻加热。在该加热方法中,与在整个板工件容纳在炉中的状态下进行的所谓的炉加热相比,能够实现加热装置的尺寸减小。另一方面,还已知由于板工件的形状而容易引起加热温度的不均匀。
从而,在许多情况下,在要加热具有诸如带状和四边形形状这样的比较简单的形状的板工件的情况下,已经采用了直接电阻加热。然而,近年来,已经提出了即使在加热具有比较复杂的形状的板工件的情况下,也采用直接电阻加热。
例如,JP2011-189402A描述了在汽车的结构部件的热压制中,对通过组合多种形状而得到的金属板进行直接电阻加热的加热方法。根据该方法,通过将四个以上的电极装接于板工件,并且通过将电流施加于电极中的选择出的两个电极,能够将具有能够被认为是多种形状的组合的形状的板工件加热到均匀温度。
此外,JP4563469B2描述了将板工件的区域的一部分淬火,并且然后进行压制加工的方法。在该方法中,使要通过压制加工而处理的板工件的宽度在工件的纵向上变化,从而设置当将电流施加于一对电极之间时电流密度高的部分。然后,将该部分加热得比淬火温度高。在其它部分中,电流密度低,并且因此,这些部分维持在淬火温度以下。
像在JP2011-189402A中一样,在将多对电极装接于板工件的状态下进行直接电阻加热的加热装置中,为了均匀地加热板工件,需要很多对的电极。从而,加热装置具有复杂的结构。
另一方面,像在JP4563469B2中一样,在通过利用板工件的形状进行局部加热的情况下,能够简化加热装置的结构。然而,为了使得可以均匀地加热板工件的宽区域,需要预先将板工件的形状制成符合热处理的形状,并且因此,生产率下降。
当对具有比较复杂的形状的板工件进行直接电阻加热时,可以采用这样的方法:为了简化装置构造的目的,将电流施加到在工件的纵向上的工件的整个长度上,从而对工件进行直接电阻加热。然而,依据工件的形状,与工件的纵向垂直的截面的截面面积在工件的纵向上变化,并且因此,电流密度的分布变得极度不均匀。结果,产生经受过度加热的部分或经受不充分加热的部分,并且因此,已经变得难以进行整体的均匀加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具有一种板工件加热方法和具有简单构造的加热装置,其能够容易地将具有比较复杂的形状的板工件的宽区域加热到目标温度范围,该加热方法能够应用于压制成型品的制造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方面,提供了一种板工件的加热方法。板工件具有:主加热目标区域,在该主加热目标区域中,与第一方向垂直的截面的截面面积沿着第一方向单调地变化;和副加热目标区域,该副加热目标区域被设置为与主加热目标区域的一部分邻接并且一体化。该方法包括加热副加热目标区域,并且在副加热目标区域的加热之后,通过直接电阻加热来加热主加热目标区域,从而将主加热目标区域和副加热目标区域加热到处于目标温度范围。主加热目标区域的加热包括:使与板工件接触的一对电极中的至少一个电极在第一方向上移动,并且以恒定速度在主加热目标区域上移动,所述一对电极中的至少一个电极被布置为在与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上跨越主加热目标区域延伸,并且根据一对电极中的正被移动的至少一个电极的位移,调整在一对电极之间流动的电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周波热錬株式会社,未经高周波热錬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8006343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聚酰亚胺膜、聚酰亚胺前体和聚酰亚胺
- 下一篇:热塑性树脂组合物成型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