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内窥镜用处置器具在审
申请号: | 201580062183.2 | 申请日: | 2015-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992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1 |
发明(设计)人: | 伊藤嵩;本椙俊介;和家史知;山本哲也 | 申请(专利权)人: |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A61B18/14 | 分类号: | A61B18/14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张会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窥镜 用处 器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内窥镜用处置器具,更详细地说,涉及一种能够实现进行处置的部位的旋转操作及送液的内窥镜用处置器具。
本申请基于2014年11月18日在日本提出申请的特愿2014-233508号要求优先权,并将其内容引用于此。
背景技术
以往,公知有经内窥镜向体腔内插入、且具有通入高频电流从而切除粘膜等的刀部的内窥镜用处置器具(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这种内窥镜用处置器具在贯穿于向内窥镜的通道内插入的绝缘性的护套内的线的顶端安装有在处置中使用的刀部而构成。刀部通过操作固定有线的基端的操作构件而自护套的顶端自由突出没入。
作为切开部的形状,公知有将圆棒状、棒状构件的顶端部弯曲为L字状的、所谓的钩刀等。
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内窥镜用处置器具中,若使设于高频手术刀的止挡件突起朝向安装于挠性护套的顶端部的硬质筒体进行按压,则硬质筒体的锥形面与止挡件突起面接触,高频手术刀被稳定地保持在挠性护套的中心轴线上。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国特开2007-4439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钩刀的情况下,通过使刀部相对于护套旋转,从而刀部的顶端部的方向产生变化,因此使用者使线旋转,将刀部的顶端部的方向调节为适合手法的状态进行使用。在调节了刀部的顶端部的方向之后,优选的是,能够保持(锁定)刀部的顶端部的方向。
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内窥镜用处置器具这样的结构中,也是通过将止挡件突起牢固地按压于锥形面,从而能够保持高频手术刀与硬质筒体不相对旋转。
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即使在止挡件突起抵接于硬质筒体的基端部的最突出状态下,也形成有用于向硬质筒体的内径部送液或者抽吸的连通路径。但是,为了将刀部保持为不与硬质筒体相对旋转,需要将止挡件突起等刀部侧的机构相当牢固地按压于硬质筒体等护套侧的机构。内窥镜用处置器具的刀部由于通常径向的尺寸非常小,小至数毫米程度,因此即使是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内窥镜用处置器具那样的结构,在将高频手术刀牢固地按压于硬质筒体以使高频手术刀与硬质筒体不相对旋转的状态下,也存在有实际上无法充分地进行送液等的可能性。
结合上述情况,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同时且可靠地进行用于处置的部位的锁定与送液等的内窥镜用处置器具。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第一技术方案的内窥镜用处置器具包括:管状的插入部;止挡件,其具有通孔并设于所述插入部的顶端部;操作线,其以能够相对于所述插入部进退的方式贯穿于所述插入部;处置部,其设于所述操作线的顶端部并贯穿于所述通孔;以及限制构件,其在所述插入部内设于比所述止挡件靠基端侧的位置,并连接所述处置部与所述操作线,所述止挡件具有与所述限制构件的一部分面接触的锁定面,所述限制构件按压于所述止挡件时,所述处置部被锁定为无法相对于所述插入部绕所述插入部的轴线旋转,而且,所述限制构件与所述止挡件在所述插入部的绕轴线方向的至少一部分上具有非接触区域,而且,所述限制构件与所述止挡件以所述非接触区域在设有所述锁定面的区域内存在于所述插入部的轴线方向上的整个范围的方式面接触。
在本发明的第二技术方案的内窥镜用处置器具中,也可以是,在上述第一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该内窥镜用处置器具还具有设于所述限制构件和所述止挡件中的至少一者的流路面,所述限制构件按压于所述止挡件时,在设有所述流路面的部位形成有所述非接触区域。
本发明的第三技术方案的内窥镜用处置器具包括:管状的插入部;止挡件,其具有通孔并设于所述插入部的顶端部;操作线,其以能够相对于所述插入部进退的方式贯穿于所述插入部;处置部,其设于所述操作线的顶端部并贯穿于所述通孔;以及限制构件,其在所述插入部内设于比所述止挡件靠基端侧的位置,并连接所述处置部与所述操作线,所述止挡件具有与所述限制构件的一部分面接触的锁定面,所述限制构件具有流路,该流路形成为第一开口在所述限制构件的顶端部开口,第二开口在比与所述锁定面面接触的部位靠基端侧的部位开口,所述限制构件按压于所述止挡件时,所述处置部被锁定为无法相对于所述插入部绕所述操作线的轴线旋转。
在本发明的第四技术方案的内窥镜用处置器具中,也可以是,在上述第一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插入部具有树脂制的管护套和配置在所述管护套内的金属制的线圈护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奥林巴斯株式会社,未经奥林巴斯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8006218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