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打印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580055557.8 | 申请日: | 2015-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949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藤田雄大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理光 |
主分类号: | B65H37/04 | 分类号: | B65H37/04;B41J29/38;B42B5/10;B42C19/02;G03G15/00;H04N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11105 | 代理人: | 王增强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打印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打印系统。
背景技术
常规地,已知打印系统,其中后处理装置连接在打印机的下游,使得能够批量进行到后处理的打印。例如,在将环装订器用作后处理装置的打印系统中,通过打印机进行打印和环装订处理,其中打印的记录介质用环装订构件装订成由作业指定的每隔一定数目的记录介质可以以联动(in-line)方式进行,从而实现高生产率。
在这种打印系统中,当检测到后处理装置已经进入预定状态时,例如当用于环装订的环装订构件的剩余数目已经变成预定数目时,通知打印机停用请求,从而停止打印。即使当后处理装置不能执行后处理时,例如当没有环装订构件剩下时,这允许避免由于记录介质的输送而导致发生卡纸(将记录介质卡在或保持在输送路径中)的缺点。
注意到,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技术,其中在执行订书钉处理的后处理装置中,当订书钉单元中的废旧订书钉变满时,则计算当移动到废旧订书钉的处置位置时订书钉单元干扰输送路径的干扰时间。通过请求在与所计算的干扰时间相对应的时间段内停止供应记录介质,可以避免记录介质与移动订书钉单元的碰撞。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同时,在上述打印系统中,将外部供纸单元顺序地连接到打印机的主单元可以增加可容纳的记录介质的总数目或可兼容的记录介质的种类。然而,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形成穿过打印机和后处理装置的一系列输送路径的长度变长,所以当检测到后处理装置已经进入如常规技术中的预定状态时,不能仅通过停止打印来避免上述卡纸发生。
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穿过打印机和打印系统中的后处理装置形成一系列输送记录介质的输送路径。打印系统包括:检测单元,其检测后处理装置已进入预定状态;以及供纸控制单元,该供纸控制单元基于在后处理装置进入预定状态之后可输送到后处理装置的记录介质的数目,当未检测到后处理装置已经进入预定状态时,限制供给到输送路径的记录介质的数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根据本发明,即使当用于输送记录介质的输送路径的长度变长,也能够有效地避免由于输送过多的记录介质导致的卡纸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一实施例的打印系统的整体构造的构造示意图;
图2是示出打印机的主单元的示例性构造的图;
图3是示出供纸单元和中继单元的示例性构造的图;
图4是示出后处理装置(环装订器)的示例性构造的图;
图5是描述由后处理装置在记录介质执行的处理的图;
图6是示出在所述实施例的打印系统中的控制系统的示例性构造的方框图;
图7是示出常规技术的供纸控制的具体示例的图;
图8是示出第一实施例的供纸控制的具体示例的图;
图9是描述第一实施例的供纸控制的处理过程的流程图;
图10是示出第二实施例的供纸控制的具体示例的图;
图11是示出第二实施例的供纸控制的具体示例的图;
图12是描述第二实施例的供纸控制的处理过程的流程图;
图13是示出第三实施例的操作的具体示例的图;
图14是示出第三实施例的操作的具体示例的图;
图15是描述第三实施例的供纸控制的处理过程的流程图;
图16是示出后处理装置(堆叠器)的示例性构造的图;
图17是示出第四实施例的供纸控制的具体示例的图;
图18是描述第四实施例的供纸控制的处理过程的流程图;
图19是描述第四实施例的供纸控制的处理过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实施例的打印系统。
<第一实施例>
图1是示出本实施例的打印系统的整体构造的示意性构造图。打印系统包括后处理装置20,其连接在打印机10的下游以使得到后处理的打印成批(以联动方式)执行。因此,在打印系统中,用于输送记录介质的一系列输送路径P(在图中以粗线示出的路径)被形成为穿过打印机10和后处理装置20。注意到,在本说明书中的“上游”和“下游”的描述分别地表示记录介质的输送方向的上游和下游。
在该实施例中,打印机10的示例是电子照相类型的打印机,特别地中间转印类型的串联式彩色打印机;然而,打印机10的构造不限于此。例如,另一类型的打印机,例如通过将喷射油墨到记录介质上来执行打印的喷墨打印机可被用作打印机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理光,未经株式会社理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8005555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