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热泵有效
申请号: | 201580055122.3 | 申请日: | 2015-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1052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发明(设计)人: | 奥田宪弘;相川照规;鬼原宏年 | 申请(专利权)人: | 洋马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24F1/16 | 分类号: | F24F1/16;F24F1/18;F24F1/46;F25B1/00;F25B13/00;F25B30/02;F25B4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旭知行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32 | 代理人: | 王轶;李伟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泵 | ||
由板式热交换器构成过冷却器。在俯视时,使气液分离器在室外机的宽度方向上位于压缩机侧与过冷却器之间。在俯视时,使过冷却器在上述宽度方向上与气液分离器重叠。由此,能够提供在过冷却器是板式热交换器的情况下紧凑的热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泵,例如涉及燃气发动机(gas engine)等发动机驱动式的热泵以及电驱动式的热泵。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制冷装置,存在日本特开2002-310518号公报(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制冷装置。该制冷装置具备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以及过冷却器,过冷却器由板式热交换器、壳管式(shell and tube)热交换器等构成。该制冷装置通过设置过冷却器而提高热交换容量,由此提高了制冷效率。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310518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明人在具有过冷却器的热泵中发现了以下课题(此外,以下记载并非现有技术,从而无法引用该记载以否定本申请的发明的专利性)。
即,为了提高制冷时的冷却性能,有时采用热交换容量较大、且冷却效率较高的板式热交换器作为过冷却器。另外,在热泵中,有时设置用于使气态的制冷剂和雾状的制冷剂分离的气液分离器(accumulator)。
然而,在该情况下,气液分离器的容积较大,并且,板式热交换器的容积也较大,因此,若未适当地对气液分离器和板式热交换器进行配置,则热泵会变得大型化。然而,并不知晓气液分离器以及板式热交换器的紧凑的配置方法。
另外,在设置供液体制冷剂贮存的储液器(receiver)的情况下,若为非板式热交换器的过冷却器,则还能够将该过冷却器设置于储液器内。然而,在采用容积较大的板式热交换器作为过冷却器的情况下,无法将过冷却器配置于储液器内,热泵必须进一步将容积较大的储液器配置于气液分离器以及板式热交换器的配置空间以外的空间。然而,并不知晓储液器、气液分离器以及板式热交换器的紧凑的配置方法。
另外,在设置使得压缩机的润滑油从制冷剂气体分离的机油分离器的情况下,需要具有较大容积的机油分离器的配置空间。然而,并不知晓储液器、气液分离器、机油分离器以及板式热交换器的紧凑的配置方法。
因此,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在过冷却器是板式热交换器的情况下紧凑的热泵。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热泵具有室外机,该室外机在比储液器更靠制冷剂流的下游的液体制冷剂路径设置有过冷却器,在压缩机的吸入路径设置有气液分离器,在上述压缩机的排出路径设置有机油分离器,并将上述储液器、上述气液分离器、上述机油分离器以及上述过冷却器收纳于壳体,其中,
上述过冷却器是板式热交换器,
在俯视时,将上述储液器、上述气液分离器、上述机油分离器以及上述过冷却器中的两个部件配置于相对于上述室外机的进深方向而朝上述室外机的宽度方向的一侧倾斜的直线上,
在上述俯视时,将上述储液器、上述气液分离器、上述机油分离器以及上述过冷却器中的剩余的两个部件配置于相对于上述室外机的进深方向而朝上述室外机的宽度方向的另一侧倾斜的直线上,
在上述俯视时,朝上述一侧倾斜的直线上的上述两个部件分别与上述剩余的两个部件相邻。
另外,本发明的其他方式的热泵具有室外机,该室外机在壳体收纳有:过冷却器,其设置为比储液器更靠制冷剂流的下游侧;以及气液分离器,其设置于压缩机的吸入路径,其中,
上述过冷却器是板式热交换器,
在俯视时,上述气液分离器在上述室外机的宽度方向上位于上述压缩机侧与上述过冷却器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洋马株式会社,未经洋马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8005512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酶处理的紧凑反应器
- 下一篇:故障信息提供服务器、故障信息提供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