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包括橡胶类粘合剂的正极活性材料浆料及由其制备的正极有效
| 申请号: | 201580054062.3 | 申请日: | 2015-10-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125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 发明(设计)人: | 郑桃花;崔相勋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LG化学 |
| 主分类号: | H01M4/13 | 分类号: | H01M4/13;H01M4/139;H01M4/62;H01M10/052;H01M4/04 |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陈海涛;穆德骏 |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包括 橡胶 粘合剂 正极 活性 材料 浆料 制备 | ||
本发明涉及正极活性材料浆料、包含由其形成的正极活性材料层的正极和包含所述正极的锂二次电池,在所述正极活性材料浆料中通过以预定比例包含橡胶类粘合剂来调节其非结晶度。由所述正极活性材料浆料相应地形成的正极活性材料层具有增强的柔性和热压延性能,并且使用包含所述正极活性材料层的正极的锂二次电池具有被抑制的内部短路、高电压缺陷和容量下降等。
技术领域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2014年10月2日向韩国知识产权局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10-2014-0133472号的优先权和权益,其全部内容通过参考并入本文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正极活性材料浆料、包含由其形成的正极活性材料层的正极和包含所述正极的锂二次电池,在所述正极活性材料浆料中通过以特定比例包含橡胶类粘合剂来控制非结晶度。
背景技术
随着诸如包括电子工业和移动通信在内的各种信息通信的通信行业近来的快速发展,以及响应于对质轻、薄、短且小型的电子设备的需求,便携式电子产品如膝上型计算机、上网本、平板电脑、移动电话、智能电话、PDA、数码相机和便携式摄像机以及通信终端设备已被广泛应用,并因此,对作为这些设备的驱动动力的电池的开发的兴趣也在增加。
另外,随着诸如氢电动车辆、混合动力车辆和燃料电池车辆的电动车辆的发展,对具有高性能、高容量、高密度、高输出和高稳定性的电池开发的兴趣大大增加,并且对具有快速充电和放电倍率特性的电池的开发也成为一个高度关注的焦点。
根据基本组成材料的种类和特性,把将化学能转换为电能的电池分为原电池、二次电池、燃料电池、太阳能电池等。
其中,原电池如锰电池、碱性电池和汞电池中通过不可逆反应产生能量,并且尽管容量大,但是具有不可再循环的缺点,并因此造成诸如能量效率低和环境污染的各种问题。
二次电池包括铅蓄电池、镍-金属氢化物电池、镍镉电池、锂离子电池、锂聚合物电池、锂金属电池等,并且具有可再循环的优点,因为所述二次电池作为能够使用化学能与电能之间的可逆相互转换来重复充电和放电的化学电池通过可逆反应来运行。
在这种二次电池中,已经对锂二次电池进行了积极地研究,并且锂二次电池具有正极、负极、隔膜和电解质的基本构造。
正极和负极是其中发生能量转换如氧化/还原和能量存储的电极,并且各自具有正电位和负电位。将隔膜放置在正极与负极之间以保持电绝缘,并提供用于电荷的转移通道。此外,电解质发挥电荷转移中的介质的作用。
同时,可以通过在正极集电器上涂布包含正极活性材料的正极活性材料浆料并对制得物进行干燥来制备正极,且此处,正极活性材料浆料是通过将粘合剂和有机溶剂添加到正极活性材料并对制得物进行混合而得到的具有流动性的混合物。
锂二次电池的诸如容量的电池性能最主要受到所用正极活性材料的影响。为了提高电池性能,需要高度装载正极活性材料,并且正极的厚度可能由此增加。因此,使用果冻卷型聚合物电池或提高方形电池和圆形电池中的压延速率的方法。然而,当压延速率增加时,在正极中产生裂纹,并且可能导致锂二次电池发生内部短路、高电压缺陷和容量下降。
鉴于上述,本发明的发明人已经认识到,在研究正极活性材料浆料的非结晶度控制方法并从而提高由其形成的正极活性材料层的柔性和压延性能的同时,能够通过使用以特定比例包含橡胶类粘合剂的粘合剂来增强正极活性材料浆料的非结晶度,并因此,能够增强由所述正极活性材料浆料形成的正极活性材料层的柔性和压延性能,并完成了本发明。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包含含有橡胶类粘合剂的粘合剂来提供具有提高的非结晶度的正极活性材料浆料。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制备正极活性材料浆料的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LG化学,未经株式会社LG化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8005406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