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旋转电机的定子有效
申请号: | 201580052359.6 | 申请日: | 2015-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785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5 |
发明(设计)人: | 马场雄一郎;中山健一;押田学;小野瀬伸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2K3/04 | 分类号: | H02K3/04;H02K1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2 | 代理人: | 龙淳;梁霄颖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转 电机 定子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定子的线圈端中线圈段的端部彼此的接合部不向定子铁芯的定子铁芯相反侧鼓出地形成,能够在轴向上实现线圈端的小型化的旋转电机的定子。其包括具有多个槽的定子铁芯(10)和配置于上述定子铁芯而形成定子绕组(3)的线圈段(30),以上述线圈段的端部彼此在上述轴向上重叠,经由接合部接合,接合部形成为从定子铁芯相反侧的线圈段的端部(6a)向定子铁芯侧的线圈段的端部(5a)熔融落下的形状的方式,构成旋转电机的定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旋转电机。
背景技术
作为本技术领域的背景技术,已知具有尘埃等不易附着于接合部的定子的车辆用交流发电机(例如参考专利文献1)。
另外,已知用绝缘覆膜覆盖定子的多个导体段的作为端部的接合部,使该绝缘覆膜不会因冷却用的空气流或在该空气流中混入的粉尘的碰撞而剥离的旋转电机的定子(例如参考专利文献2)。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1-34173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1-15197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技术的特征在于,导电体在定子上接合,使该接合部形成为球形,由此实现具有尘埃等不易附着于接合部的定子的车辆用交流发电机。但是,由于使接合部为球形,接合部比导电体的截面尺寸形成得大,存在从接合部到其他部件的绝缘距离变短、或线圈端部的尺寸增大的可能性。
专利文献2中公开的技术,如专利文献2的图12所示,在同一个槽中配置的多个导体段中,使一个导体段的前端部和另一个导体段的前端部向定子铁芯的径向外侧弯折,将该弯折的前端部彼此焊接,在多个导体段反复进行该处理而形成一个相的绕组。此处,如专利文献2的图12所示,焊接后的前端的接合部比导电体的宽度大,存在从接合部到其他部件的绝缘距离变短、或线圈端部的尺寸增大的可能性。
另外,形成专利文献1、2所公开的定子绕组时,通常从导体段的前端方向进行焊接。但是,在一个定子内线圈端的前端朝向轴向或径向时,需要与线圈端的方向相应地改变焊接电极的方向。
于是,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定子的线圈端,线圈段的端部彼此的接合部不向定子铁芯的定子铁芯相反侧鼓出地形成,能够在轴向上实现线圈端的小型化的旋转电机的定子。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例如采用权利要求中记载的结构。本发明包括多种解决上述课题的方案,举其一例:一种旋转电机,其包括:具有多个槽的定子铁芯;和为了形成定子绕组而配置在上述定子铁芯的线圈段,上述线圈段的端部彼此在上述轴向上重叠并接合,该旋转电机的特征在于,定子铁芯相反侧的上述端部向定子铁芯侧的上述端部熔融落下。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在定子的线圈端,线圈段的端部彼此的接合部不向定子铁芯的定子铁芯相反侧鼓出地形成,能够在轴向上实现线圈端的小型化的旋转电机的定子。
上述以外的课题、结构和效果,通过以下实施例的说明能够明确。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旋转电机的定子的结构的立体图(实施例1)。
图2是表示旋转电机的定子的组装途中的状态的立体图(实施例1)。
图3是表示旋转电机的定子的组装途中的状态的立体图(实施例1)。
图4是表示旋转电机的定子的组装途中的状态的立体图(实施例1)。
图5是表示线圈段的端部的接合前的形状的图(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未经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8005235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改进的可穿刺性的容器
- 下一篇:包括压延纤维状材料的剂量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