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接收邻近小区信号的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80051835.2 | 申请日: | 2015-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1690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发明(设计)人: | 蔡赫秦;徐翰瞥 | 申请(专利权)人: | LG电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4L5/00 | 分类号: | H04L5/00;H04L5/14;H04W4/70;H04W8/00;H04W72/04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杨宝霏;夏凯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线通信 系统 接收 邻近 小区 信号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一种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设备对设备(D2D)终端接收邻近小区的信号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下述步骤:接收偏移参数和周期性参数;考虑到周期性参数与包含在资源池时段集合中的子帧的最大数目之间的关系来确定邻近小区的资源池;以及从所确定的资源池接收邻近小区的信号。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无线通信系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由设备对设备通信接收邻近小区的信号的方法及其装置。
背景技术
无线通信系统已经被广泛地开发以提供诸如语音、数据等等的各种类型的通信服务。通常,无线通信系统是通过共享可用的系统资源 (带宽、发送功率等等)来支持与多个用户的通信的多址系统。多址系统的示例包括,码分多址(CDMA)系统、频分多址(FDMA)系统、时分多址(TDMA)系统、正交频分多址(OFDMA)系统、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系统、以及多载波频分多址(MC-FDMA)系统等。
设备对设备(D2D)通信指的是一种通信方案,其中通过在UE 之间配置直接链路在用户设备(UE)之间直接地交换音频、数据等等而不经过基站(演进型节点B(eNB))。D2D通信可以包括诸如UE 对UE通信、点对点通信等等方案。另外,D2D通信方案可以应用于机器对机器(M2M)通信、机器型通信(MTC)等等。
D2D通信被视为能够缓解对由快速地增加数据业务产生的基站的负担的方案。例如,根据D2D通信,因为不同于传统的无线通信系统,在设备之间交换数据而不经过基站,所以可以减少网络超载。此外,当引入D2D通信时,能够实现诸如基站的过程的减少、参与D2D通信的设备的功耗的减少、数据传输速率的增加、网络容量的增加、负载平衡、小区覆盖的扩展等等的效果。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因此,本发明针对用于D2D UE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接收邻近小区的信号的方法及其设备,其实质地避免由于现有技术的限制和缺点造成的一个或者多个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提供由D2D通信,特别地,由TDD接收邻近小区信号的方法。
本发明的附加优点、目的和特征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地阐述,并且部分地对于研究了以下部分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将变得显而易见,或者可以从本发明的实践中习得。本发明的目标和其它优点可以通过所撰写的说明书及其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这些目的和其它的优点并且根据本发明的用途,如在此具体化和广泛地描述的,一种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由设备对设备(D2D) 终端接收邻近小区的信号的方法,包括:接收偏移参数和周期性参数;考虑到周期性参数与包含在资源池时段集合中的子帧的最大可能数目之间的关系来确定邻近小区的资源池;以及在所确定的资源池中接收邻近小区的信号。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中,提供一种无线通信系统中的设备对设备 (D2D)终端,包括接收模块;以及处理器,其中处理器被配置成,接收偏移参数和周期性参数,考虑到周期性参数与包含在资源池时段集合中的子帧的最大可能数目之间的关系来确定邻近小区的资源池;并且在所确定的资源池中接收邻近小区的信号。
当周期性参数为不是子帧的最大可能数目的约数(divisor)的值时,D2D终端可以假设邻近小区的系统帧号(SFN)与服务小区的SFN 对准。
当周期性参数为不是子帧的最大可能数目的约数的值时,TDD配置可以对应于配置0。
周期性参数可以是70ms。
当进行邻近小区的资源池的确定时,可以基于服务小区的SFN(系统帧号)0来应用偏移。
子帧的最大可能数目可以是10240。
当资源池的时段超过子帧的最大可能数目时,可以基于服务小区的SFN(系统帧号)0来重新确定资源池的时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LG电子株式会社,未经LG电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8005183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