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目标物质测定试剂盒、目标物质测定系统、免疫色谱测定试剂盒、以及免疫色谱测定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80051320.2 | 申请日: | 2015-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9622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5 |
发明(设计)人: | 松本真宽 | 申请(专利权)人: | 索尼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543 | 分类号: | G01N33/543;G01N21/78;G01N33/483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田喜庆;吴孟秋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目标 物质 测定 试剂盒 系统 免疫 色谱 以及 | ||
提供了一种用于测定目标物质的试剂盒,借此,容易并高度灵敏地检测目标物质。用于测定目标物质的试剂盒包括:获取部分,获取液体中包含的目标物质以及控制流动通过获取部分的液体的流速的流速控制部分,其中,流速控制部分相对于液体的流动方向布置在获取部分的下游侧。
技术领域
本技术涉及一种目标物质测定试剂盒、目标物质测定系统、免疫色谱测定试剂盒、以及免疫色谱测定系统。
背景技术
作为用于检测目标物质(诸如,特异性抗原或抗体)的装置,已使用利用在抗原和针对该抗原的抗体之间的特定反应的免疫测定法。在这样的方法中,“免疫色谱法”是一种方法,其中,形成样品中包含的待检测的物质的复合物和标记的抗体,然后使用色谱的原理对复合物和没有结合至分析物的抗体进行分离,并且测量复合物的聚集态。因此,“免疫色谱法”是这样一种方法,其还允许进行视觉判断,并且因此通常已用作以方便的方式检测目标物质的方法。对于这样的免疫色谱法,已需要提高检测分析物中的灵敏度。
因此,例如,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用于检测液体试样中待检测的物质的存在的免疫色谱测定方法,其中:在部分具有已导入与待检测物质特定结合的第一结合物质的测试区域的色谱介质上,用包含与待检测物质特定结合的显著标记第二结合物质的液体试样浸渍测试区域;在用液体试样浸渍测试区域的同时或之后,用用于视觉识别的具有与色谱介质的折射率的折射率差Δn是-0.1≤Δn≤=0.1的折射率的溶液浸渍色谱介质;以及用用于视觉识别的溶液浸渍的测试区域观察测试区域”。根据这种方法,用用于视觉识别的具有预定折射率的溶液浸渍色谱介质,借此可以抑制在色谱介质与用于视觉识别的溶液之间的接口处由折光指数差别引起的光散射。因此,色谱介质在厚度方向上的可见区域扩大,并且在视觉判断中能够获得更高的检测灵敏度。
然而,根据以上方法,在使用色谱介质分离标记分析物之后,再次将溶剂加入以浸渍色谱介质。这花费很长时间并且有损便利性,便利性是免疫色谱法的特征。因此,例如,专利文献2公开“使用标记物质检测样品中待检测的物质的存在的免疫色谱测定方法,包括:第一步骤,将与分析物特定结合的第一物质固定到色谱介质上的反应活性部位,使已与标记物质结合的由与分析物特定结合的第二物质组成的检测试剂一起接触或跟随样本;第二步骤,在反应活性部位压缩支撑衬底(support substance,支撑衬底)以减小厚度;以及第三步骤,观察来自标记物质的发光信号“。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特开2009-257819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2012-215494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在专利文献2中描述的免疫色谱测定方法使得能够在不有损便利性的情况下灵敏地检测分析物。然而,根据以上方法,减小支撑衬底的厚度的步骤是不可缺少的。
这样,在目标物质的检测中,需要进一步的改善来实现更高的便利性和提高的检测灵敏度。
因此,本公开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以方便的方式灵敏地检测目标物质的目标物质测定试剂盒等。
问题的解决方案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目标物质测定试剂盒,包括:获取单元,获取液体中包含的目标物质;以及流速控制单元,控制获取单元中的液体的流动速率,流速控制单元设置在获取单元的液体流动方向的下游。
目标物质测定试剂盒在获取单元的流动方向的上游可以进一步包括将液体导入的液体导入单元,获取单元在横向于流动方向的方向上的厚度可以小于液体导入单元在横向方向上的厚度。
此外,目标物质测定试剂盒在流速控制单元的流动方向的下游可以进一步包括吸收液体的液体保持单元,获取单元在横向于流动方向的方向上的厚度可以小于液体保持单元在横向方向上的厚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索尼公司,未经索尼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8005132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