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铝合金线材、铝合金绞线、包覆电线、线束和铝合金线材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80046999.6 | 申请日: | 2015-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0500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6 |
发明(设计)人: | 吉田祥;关谷茂树;水户濑贤悟 | 申请(专利权)人: | 古河电气工业株式会社;古河AS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22C21/00 | 分类号: | C22C21/00;C22F1/04;H01B1/02;H01B5/02;H01B5/08;H01B7/00;H01B13/00;C22F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益华伦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8 | 代理人: | 郭红丽;常殿国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铝合金 线材 电线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具有高强度和柔软性且在实施180°等苛刻弯曲时也不易发生断线的铝合金线材。本发明的铝合金线材具有如下组成:Mg:0.1~1.0质量%、Si:0.1~1.0质量%、Fe:0.01~1.40质量%、Ti:0.000~0.100质量%、B:0.000~0.030质量%、Cu:0.00~1.00质量%、Ag:0.00~0.50质量%、Au:0.00~0.50质量%、Mn:0.00~1.00质量%、Cr:0.00~1.00质量%、Zr:0.00~0.50质量%、Hf:0.00~0.50质量%、V:0.00~0.50质量%、Sc:0.00~0.50质量%、Sn:0.00~0.50质量%、Co:0.00~0.50质量%、Ni:0.00~0.50质量%,余量为Al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所述铝合金线材的长度方向和结晶的<111>方向所成的角在20°以内的区域的面积率为20%~65%。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作电气布线体的线材的铝合金线材、铝合金绞线、包覆电线、线束和铝合金线材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汽车、电车、飞机等移动体的电气布线体或者工业用机器人的电气布线体,一直使用在包括铜或铜合金线材的电线上安装有铜或铜合金(例如黄铜)制的端子(连接器)的被称为线束(wire harness)的构件。近来,汽车的高性能化、高功能化迅速发展,与此相伴,存在各种车载的电气设备、控制设备等的配设数量增加,并且这些设备所用的电气布线体的配设数量也增加的倾向。此外,另一方面,为了环保要提高汽车等移动体的燃耗性,因此强烈期望移动体的轻量化。
作为用于实现这种移动体的轻量化的手段之一,例如在不断研究代替以往所用的铜或铜合金,而将电气布线体的线材换成更轻量的铝或铝合金的技术。铝的比重是铜的比重的大约1/3,铝的电导率是铜的电导率的大约2/3(在设纯铜为100%IACS的基准时,纯铝大约为66%IACS),为了使铝导体流过与铜导体相同的电流,需要将铝导体的截面积增大到铜导体的截面积的大约1.5倍,但就算是使用这样增大了截面积的铝导体,铝导体的质量也才是铜导体的质量的一半左右,因此,从轻量化的观点考虑,使用铝导体是有利的。另外,上述的%IACS表示设国际退火铜标准(International Annealed Copper Standard)的电阻率1.7241×10-8Ωm为100%IACS时的电导率。
但是,在以电线用铝合金线材(JIS标准的A1060、A1070)为代表的纯铝线材中,通常拉伸耐久性、耐冲击性、弯曲特性等较差,这是公知的。因此,例如在进行向车身安装的作业时,无法耐受由于操作者、工业设备等而意外施加的负荷、电线和端子之间的连接部中的压接部处的拉伸、在门部等弯曲部受到的反复应力等。此外,增加各种添加元素而合金化后的材料虽然能够提高抗拉强度,但有时会由于添加元素向铝中固溶的现象而导致电导率下降,有时会由于在铝中形成了过剩的金属间化合物而在拉丝加工中发生由金属间化合物引起的断线。因此,必须通过限定或选择添加元素来使其具有充分的伸长特性,从而避免断线,此外,需要在确保现有水平的电导率和抗拉强度的前提下,提高耐冲击性、弯曲特性。
作为具有这种特性的铝合金线材,公知有例如含有Mg和Si的铝合金线材,作为该铝合金线材的代表例,可举出6000系铝合金(Al-Mg-Si系合金)线材。通常,6000系铝合金线材可以通过实施固溶热处理和时效处理来谋求高强度化。
作为用于移动体的电气布线体的以往的6000系铝合金线,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有所记载。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铝合金线实现了抗弯曲疲劳特性、抗拉强度和电导率优异的铝合金线。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5367926号公报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古河电气工业株式会社;古河AS株式会社,未经古河电气工业株式会社;古河AS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8004699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镀涂层
- 下一篇:具有优异碰撞性能的由6xxx铝合金挤出的高强度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