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激励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80045259.0 | 申请日: | 2015-10-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6449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3 |
发明(设计)人: | 河野贤司 | 申请(专利权)人: | 歌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4R7/04 | 分类号: | H04R7/04;H04R7/12;H04R9/04 |
代理公司: | 11277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刘新宇;张会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激励 | ||
激励器(1)设置有:振动体(2),其设置有磁轭和磁体;框架(3),其中嵌有振动体(2),框架(3)和振动体(2)之间设置有定心支片(4);以及音圈绕线管(5),其安装于框架(3)的内部,音圈绕线管(5)的另一端(5b)延伸到振动体(2)附近,音圈(11)设置于该另一端(5b)。开口(3b)形成于框架(3),音圈绕线管(5)安装到开口(3b)的周缘。音圈绕线管(5)的一端(5a)露出到框架(3)外。此外,振动构件(10)以覆盖音圈绕线管(5)的露出部分的方式设置于音圈绕线管(5)。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激励器(exciter)。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能够高品质地再现高频声音的激励器。
背景技术
典型地,扬声器用于将音响信号输出为声音,使得听者能够听到音响信号。扬声器具有将音响信号(电信号)转变为空气振动(物理振动)的功能。已知被称为锥型(conetype)的扬声器为常用的扬声器。
图5是示出锥型扬声器的示例的侧截面图。锥型扬声器100具有第一磁轭101、环形磁体102和第二磁轭103。第一磁轭101包括底面部101a和圆柱部101b。底面部101a呈圆盘形状。圆柱部101b与底面部101a的中央部一体地形成。环形磁体102和第二磁轭103呈圆环形状。环形磁体102在其中央具有开口102a,开口102a具有比第一磁轭101的圆柱部101b大的直径。第二磁轭103在其中央具有开口103a,开口103a具有比环形磁体102的开口102a小并且比第一磁轭101的圆柱部101b大的直径。
锥型扬声器100还具有框架104、音圈绕线管106、锥部108和拱顶部(dome)109。框架104安装于第二磁轭103。音圈绕线管106呈圆筒形状。音圈绕线管106通过定心支片(damper)105安装于框架104。锥部108安装于音圈绕线管106的一个端部106a。锥部108还通过边缘部107安装于框架104。拱顶部109布置成覆盖音圈绕线管106的端部106a开放部分(在端部106a侧开放的筒端部)。
如图5所示,环形磁体102层叠于第一磁轭101。第二磁轭103层叠于环形磁体102。第一磁轭101、环形磁体102和第二磁轭103同轴配置。环形磁体102在其中央具有开口102a。第二磁轭103在其中央也具有开口103a。第一磁轭101在其中央具有圆柱部101b。圆柱部101b布置成穿过环形磁体102的开口102a和第二磁轭103的开口103a。框架104的端部104a安装于第二磁轭103的开放面(与环形磁体102接触的面相反的面)103b。框架104的形状近似为钵形并且框架104的直径随着其从安装于第二磁轭103的开放面103b的端部(框架104的端部104a)朝图5中的上方去而增大。框架104在其另一个端部处还形成有大的开口104b。
框架104在开口104b中具有用于将锥部108安装于框架104并且不会显著减小锥部108的振动的边缘部107。锥部108通过安装于锥部108的外缘的边缘部107被框架104支撑。
锥部108是由纸浆等形成的碗状盆纸(bowl-shaped cone paper)构成的。由于盆纸的振动,音响信号能够转变为空气振动。锥部108具有以音圈绕线管106包含第一磁轭101的圆柱部101b的方式安装于锥部108的碗状底部的音圈绕线管106。注意,确保在音圈绕线管106的内侧面和圆柱部101b的外侧面之间具有间隙。确保在音圈绕线管106的外侧面和第二磁轭103的内侧面(开口103a的内周面)之间以及音圈绕线管106的外侧面和环形磁体102的内侧面(开口102a的内周面)之间也具有间隙。
音圈绕线管106的另一个端部106b的面向第二磁轭103的内侧面的外侧面设置有用于使音响信号通过的音圈110。音圈绕线管106还安装有定心支片105。音圈绕线管106通过定心支片105安装到框架104。因而,能够在不显著减小音圈绕线管106的振动的情况下将由音圈110产生的振动传输到锥部10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歌乐株式会社,未经歌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8004525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任意大小内容条目生成
- 下一篇:具有自定义通知机制的电子系统及其操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