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家用器具有效
申请号: | 201580040853.0 | 申请日: | 2015-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6180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1 |
发明(设计)人: | A·巴拉多弗朗哥;A·比朔夫;H·绍布 | 申请(专利权)人: | BSH家用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F39/00 | 分类号: | D06F39/00;D06F39/08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周家新;蔡洪贵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家用 器具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处理衣物的家用器具,并且涉及一种相应的方法,所述家用器具包括用于接收衣物的洗涤容器(103)、用于确定洗涤容器(103)中的衣物的量的确定装置(104)、用于存储来自洗涤容器(103)的用过的洗涤液的贮液器(107),和用于处理来自贮液器(107)的用过的洗涤液以用于另外的洗涤周期的处理装置(109),家用器具设计成能够借助于所述处理装置(109)处理依据衣物的量而确定的量的来自所述贮液器(107)的用过的洗涤液。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处理存储的漂洗水的洗衣机。
背景技术
在已知的洗衣机中,正常的洗涤周期包括主洗涤周期和多个漂洗周期。因此,水消耗是洗衣机运行的重要运行变量。因此,出于经济和生态原因,期望将水的消耗保持得尽可能低,而不因此限制性能或洗涤能力和漂洗结果。因此将来自上一漂洗周期的用过的水适宜地处理、升高到储存容器并且在下一洗涤周期期间再次使用。将在下一洗涤周期期间、优选地在主洗涤周期中或者在第一漂洗周期中使用来自贮液器的经处理的液体。在主洗涤周期中,第一升供应的水用于将洗涤介质引入桶中。然而主要用新鲜水引入洗涤介质,使得仅在引入洗涤介质之后从贮液器引入液体。
从公开DE 102011086137 A1中已知一种洗衣机,其具有桶、洗涤滚筒、供水系统、排水泵、程序控制器和至少一个过滤装置,其中至少一个过滤装置设置在桶与通往桶的供应管路之间,并且洗衣机设计成使得桶中的水性液体可通过被输送通过所述至少一个过滤装置并且被再次供回到桶中而在衣物处理步骤期间至少部分地被过滤。
公开DE 19709085 A描述了一种特别是家用洗衣机的用于洗涤衣物的方法,其中,在洗涤阶段期间用洗涤液处理桶中的衣物,并且在之后的漂洗阶段期间用漂洗液处理桶中的衣物。在相应的洗涤/漂洗阶段的最后桶被排空,其中,洗涤液和/或至少一个漂洗阶段的漂洗液被排空至收集容器中,并且在反渗透微滤、超滤或纳米过滤处理的处理之后利用存储容器中的中间存储装置被重新使用。经处理的洗涤液或漂洗液被供应到同一程序序列的后续的漂洗阶段。
该现有技术的缺点在于,洗涤液或漂洗液被立即处理,以及经处理的液体在之后的时刻被供应之前必须被存储。此外,还可能发生如下情况,即被处理的洗涤液或漂洗液的量大于之后所需要的液体的量。就这点而言,一方面被处理的存储的液体中具有微生物数量增多的危险,从而被处理的液体再次受污染。另一方面,多余的水处理导致额外的工作量,这反映在增加的处理时间和增加的能量消耗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基本目的是提供一种家用器具,所述家用器具一方面避免经处理的漂洗液的任何新的污染,另一方面避免多余的水处理以及与之相关的附加的工作量。
该目的通过具有独立权利要求中要求保护的特征的主题来实现。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有利形式是附图、说明书和从属权利要求的主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目的通过以下实现:一种用于处理衣物的家用器具,包括:用于接收衣物的洗涤容器;用于确定洗涤容器中的衣物量的确定装置;用于存储来自所述洗涤容器的用过的洗涤液的贮液器;和用于处理来自所述贮液器的用过的洗涤液以用于另外的洗涤周期的处理装置,其中,所述家用器具构造成能够借助于所述处理装置来处理依据衣物的量所确定的量的来自所述贮液器的用过的洗涤液。由此取得的技术优势例如在于,仅处理了来自贮液器的、依据洗涤容器中衣物的量所需要的量的液体。这避免了任何额外的工作量,并且节省了与之相关的多余能量。此外还取得了如下技术优势:不存储经处理的液体,借此避免了例如由微生物引起的重新污染的问题,因为处理仅刚好在引入洗涤容器之前进行。
家用器具尤其理解为一种用于家庭中的家务管理的装置,并且尤其用于清洁或洗涤织物品、例如衣物和衣服,以及餐具和厨具。这样的家用器具可以是洗衣机、洗衣机/烘干机或洗碗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BSH家用电器有限公司,未经BSH家用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8004085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