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鳍条式刮拭器的结构变体方案有效
申请号: | 201580040096.7 | 申请日: | 2015-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6051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3 |
发明(设计)人: | M.魏勒;B.布罗伊尔;P.迪克;V.哈克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S1/34 | 分类号: | B60S1/34;B60S1/38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梁冰;宣力伟 |
地址: | 德国斯***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鳍条式刮拭器 结构 变体 方案 | ||
1.一种用于车辆的窗板刮拭装置,该窗板刮拭装置包括刮片(2),该刮片具有:
-伸长的上部件(10),该上部件至少部分地能够弯曲地构造,
-伸长的下部件(12),该下部件至少部分地能够弯曲地构造,以及
-用于连接所述上部件(10)和所述下部件(12)的多个连接元件(18),其中,所述连接元件(18)沿着所述刮片(2)的纵向延伸(8)彼此间隔,其中,所述连接元件(18)被构造用来实现上部件(10)的和下部件的彼此相对的带有沿着刮片(2)的纵向延伸(8)的运动分量的运动,其中,所述连接元件(18)相对于所述下部件(12)如此地布置:使得在所述刮片(2)的未被加载的状态中,连接元件(18)的相应的纵轴线的相对于下部件(12)的角αn至少部分地沿着刮片(2)的纵向延伸(8)改变,其中,所述连接元件(18)基本上具有大于或等于0.4毫米的厚度。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板刮拭装置,其中,所述刮片(2)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区域,在该第一区域中,所述连接元件(18)的纵轴线的相对于下部件(12)的角αn沿着刮片(2)的纵向延伸(8)直向着刮片端部减小,并且其中,所述窗板刮拭装置具有至少一个第二区域,在该第二区域中,所述连接元件(18)的纵轴线的相对于下部件(12)的角αn沿着刮片(2)的纵向延伸(8)直向着刮片端部增大。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窗板刮拭装置,其中,如此地配置所述连接元件(18):使得在上部件(10)和下部件(12)之间的间距至少部分地沿着刮片(2)的纵向延伸(8)改变。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窗板刮拭装置,其中,如此地配置所述连接元件(18):使得在上部件(10)和下部件(12)之间的进行改变的间距沿着刮片(2)的纵向延伸(8)直向着刮片端部经过间距最小值。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板刮拭装置,其中,所述连接元件(18)铰接地与所述下部件(12)和/或上部件(10)相连。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板刮拭装置,其中,下部件(12)的宽度和/或上部件(10)的宽度沿着所述刮片(2)的纵向延伸(8)直向着刮片端部减小。
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板刮拭装置,其中,上部件(10)的厚度沿着所述刮片(2)的纵向延伸(8)直向着刮片端部减小。
8.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板刮拭装置,其中,下部件(12)的厚度沿着所述刮片(2)的纵向延伸(8)改变。
9.按照权利要求8所述的窗板刮拭装置,其中,所述下部件(12)包括多个下部件节段(11),该下部件节段铰接地彼此相连。
10.按照权利要求9所述的窗板刮拭装置,其中,所述下部件节段(11)借助第二薄膜铰链(23)彼此相连。
11.按照权利要求10所述的窗板刮拭装置,其中,多个连接元件(18)与所述下部件节段相连。
1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板刮拭装置,其中,所述窗板刮拭装置由至少一种来自以下编组的材料形成,所述编组包括:POM,PA,TPE。
1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板刮拭装置,其中,所述窗板刮拭装置通过2组分注塑方法来制造。
1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板刮拭装置,其中,所述上部件的和/或下部件的曲率关于所述纵向延伸具有一个或多个正负号变化。
1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板刮拭装置,其中,所述车辆是机动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未经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8004009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雨刷器的固定装置
- 下一篇:用于鳍条式刮拭器的快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