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壁体的贯穿引导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80038170.1 | 申请日: | 2015-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6227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6 |
发明(设计)人: | A·J·伯克尔;A·埃勒;P·格姆恩德;P·格劳尔;G·米夏埃利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邦迪汽车系统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5/06 | 分类号: | F16L5/06;F16L5/12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邓斐 |
地址: | 德国拉***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贯穿 引导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壁体的贯穿引导装置,包括第一管接头元件(10)和第二管接头元件(12),它们可穿过壁体(16)的贯通口(14)彼此连接,第一管接头元件(10)具有载有密封元件(30)的法兰(26)和第一管体(18),密封元件在两个管接头元件连接状态中流体密封地贴靠在与贯通口(14)相邻的壁体部分上,在第二管接头元件(12)的第二管体(22)上设置有支撑元件(36),它在两个管接头元件彼此连接状态中支撑在壁体相对密封元件而言的另一侧上。为实现该装置针对容器的由壁体所包围的内腔的可靠且持久密封,支撑元件借助弹性部分与第二管体连接,该弹性部分允许支撑元件相对第二管接头元件至少沿着该管接头元件的纵向中轴线方向有限移动。
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对于具有壁体的容器,经常需要获取去往容器内腔的通路,以便例如将流体导入容器中或者从容器导出,所述流体可以是液态的或气态的。为实现这一点,已知开头所述型式的贯穿引导装置。在此,经常要求该贯穿引导装置能够实现在壁体一侧和另一侧之间的一种向外流体密封的连接。这对于燃料容器(特别是塑料燃料容器)尤为重要,在所述燃料容器中例如在灌加燃料过程中将液态的燃料注入,并且例如为了排气目的而将气态的燃料蒸汽从所述燃料容器导出。一方面液态燃料要注入所述容器并且另一方面气态燃料要导出所述容器,在此期间,基于严格的排放规定不应有燃料蒸汽或者甚至燃料排出。虽然这一点对于容器壁体通过多层式构造在应用不渗透燃料的层的情况下可以相对简单地实现,但在容器壁体中用于贯通引导的开口始终是极其重要的。
开头所述型式的贯穿引导装置由WO2006/032672A1已知。所述支撑元件在此构成为另外的法兰,该法兰如同在第一管接头元件上的法兰那样与管接头元件的管体刚性连接。两个法兰在两管接头元件螺接的状态中面状贴靠于壁体上,此时应该各有一密封圈在法兰中所设的槽内产生密封作用。在此并未考虑:随着时间的推移,壁体经受膨胀和收缩,从而无法保证一次实施的螺接的持久密封性。
发明内容
由此出发,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开头所述型式的用于壁体的贯穿引导装置,该贯穿引导装置可以以简单方式保证可靠和持久的向外密封。
为实现该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壁体的贯穿引导装置,包括第一管接头元件和第二管接头元件,所述第一管接头元件和第二管接头元件能够穿过壁体的贯通口彼此连接,所述第一管接头元件具有第一管体,并且所述第二管接头元件具有第二管体,其中,所述第一管接头元件具有法兰,该法兰载有密封元件,该密封元件在两个所述管接头元件的连接状态中流体密封地贴靠在与壁体中的贯通口相邻的壁体部分上,并且,在所述第二管接头元件的第二管体上设置有支撑元件,该支撑元件在两个所述管接头元件彼此连接的状态中支撑在壁体的相对所述第一管接头元件的密封元件而言的另一侧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元件借助弹性部分与所述第二管接头元件的第二管体连接,连接所述支撑元件与第二管体的所述弹性部分构成为环状的卷边,该弹性部分允许所述支撑元件相对于所述第二管接头元件至少沿着该第二管接头元件的纵向中轴线方向有限移动并且能够吸收在侧向作用到贯穿引导装置上的力。
本发明主要基于如下构思:壁体的膨胀和收缩可以通过弹性元件进行补偿。因此,按照本发明,使支撑元件借助弹性部分与第二管接头元件连接,该弹性部分允许所述支撑元件相对于第二管接头元件至少沿着该管接头元件的纵向中轴线方向有限移动。向外的主密封通过由第一管接头元件的法兰所载有的密封元件实现。为了使所述密封元件可以实现其功能,该密封元件通过在壁体另一侧上的支撑元件被压紧靠向壁体的第一侧。支撑元件的弹性设置系统必须至少在如下所述的方向上有效作用,在该方向上发生壁体的膨胀或收缩,亦即大体就在第二管接头元件的纵向中轴线方向上。此外有利的可以是:这种弹性连接还具有其他的自由度,例如用以吸收在侧向作用到贯穿引导装置上的力,而此时密封作用不作妥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邦迪汽车系统技术中心有限公司,未经邦迪汽车系统技术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8003817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伸缩的弹簧支撑装置
- 下一篇:带有模内成型的抗压环的空气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