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刷雨刮电机有效
申请号: | 201580037428.6 | 申请日: | 2015-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6399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06 |
发明(设计)人: | 正田浩一;礒幸义;中村修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美姿把 |
主分类号: | H02K7/116 | 分类号: | H02K7/116;B60S1/08;H02K2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田喜庆;吴孟秋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刷雨刮 电机 | ||
在具有线圈(32b)的定子(32)的内侧旋转自如地设有转子(33),将旋转轴(34)的轴向一端侧固定于转子(33)的轴心,在旋转轴(34)的轴向另一端侧设置蜗杆(35),在旋转轴(34)的比蜗杆(35)更靠轴向一端侧和轴向另一端的位置分别设置第一、第二球轴承(36)、(37),只通过第一、第二球轴承(36)、(37)而将旋转轴(34)支撑为旋转自如,并且,以第一轴承(36)的位置为基准,至第二球轴承(37)为止的轴向长度比至转子(33)为止的轴向长度更长。可以不用在旋转轴(34)的自由端部分设置整流子等,能够缩短旋转轴(34)并使自由端部分的惯性质量变小。省电地稳定动作的同时,提高静肃性。能够抑制电噪声的产生,还能免维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使设于挡风玻璃上的雨刮部件摆动的无刷雨刮电机。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在汽车等车辆上搭载有擦拭附着于挡风玻璃上的雨水、尘埃等的雨刮装置。雨刮装置具备设于挡风玻璃上的雨刮部件和使该雨刮部件摆动的雨刮电机。于是,随着对设于车室内的雨刮开关进行开启操作,雨刮电机旋转,由此雨刮部件在挡风玻璃上摆动。由于雨刮电机设于被前围上板(cowl top panel)封住的狭窄的搭载空间等中,因此采用小型且可获得大的输出的带减速机构的电机。
关于搭载于车辆上的带减速机构的电机,例如具有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技术。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电动致动器(带减速机构的电机)包括:电机主体,其具备具有线圈的转子、电刷单元;以及减速机构,其具有蜗轮。减速机构具备齿轮箱,在齿轮箱中设有支撑电机轴的第一、第二滚珠轴承。由此,将电机轴的蜗杆部侧设为悬臂状态,实现了整个电动致动器的小型轻量化。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特开2006-311654号公报(图1)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可是,雨刮电机搭载于轻型汽车到大型车辆这样的各种各样大小的车辆等中。为此,需要实现更进一步的小型轻量化来提高通用性。另外,在近年来的车辆等中,在位于雨刮电机附近的仪表板等的内侧设置有各种各样的控制设备。为此,必须尽可能地抑制在雨刮电机运行时所产生的电噪声以免导致控制设备误动作。
然而,根据上述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电动致动器,电机轴的转子侧处于未被任何支撑的状态,由此虽然实现了小型轻量化,但在电机轴的未被任何支撑的部分、也就是电机轴的自由端部分设有重量较沉的铁芯、线圈、进而整流子。因此,电机轴的自由端部分的惯性质量大,起因于此,不仅需要用于使电机轴旋转的大的驱动电流,而且一旦未高精度地缠绕线圈,则会在电机轴的自由端部分发生旋转晃动(ブレ)。进而,与具有电刷单元相应地,需要采用电噪声对策、小型轻量化有限。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既可抑制电噪声的产生而省电地稳定动作、又能进一步实现小型轻量化的无刷雨刮电机。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案
在本发明的一方面中,涉及一种无刷雨刮电机,用于使雨刮部件摆动,包括:定子,具有线圈;转子,旋转自如地设于所述定子的内侧;旋转轴,轴向一端侧固定于所述转子的轴心;蜗杆,设于所述旋转轴的轴向另一端侧;壳体,具有齿轮箱和盖部件,所述齿轮箱收容所述蜗杆,并具有在所述旋转轴的轴向上开口的开口部,所述盖部件封闭所述开口部;定子固定部、第一轴承安装部和第二轴承安装部,均设于所述齿轮箱,并分别配置于同轴上;第一轴承,设于所述旋转轴的比所述蜗杆更靠轴向一端侧的位置,并设于所述第一轴承安装部;以及第二轴承,设于所述旋转轴的比所述蜗杆更靠轴向另一端侧的位置,并设于所述第二轴承安装部,所述定子、所述第一轴承和所述第二轴承分别配置于同轴上,所述旋转轴只通过所述第一轴承以及所述第二轴承而被旋转自如地支撑,并以所述第一轴承的位置为基准,至所述第二轴承为止的轴向长度比至所述转子为止的轴向长度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美姿把,未经株式会社美姿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8003742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端子板
- 下一篇:线圈制造装置以及线圈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