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填塞材料的座椅表皮构造及带填塞材料的座椅表皮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80035492.0 | 申请日: | 2015-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6077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2 |
发明(设计)人: | 石井厚;水野信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泰极爱思 |
主分类号: | B68G7/05 | 分类号: | B68G7/05;B60N2/58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苏卉;车文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填塞 材料 座椅 表皮 构造 制造 方法 | ||
由于座椅座垫上的就座者的移动而产生多片装饰罩片之间的缝制部的散开或切断。因此,两片(中央部及左部)装饰罩片(22、24)具有表层材料(22a、24a)及填塞材料(第一填塞材料(22b‑1、24b‑1)、第二填塞材料(22b‑2、24b‑2))。第一填塞材料形成得比表层材料和第二填塞材料短,在从第一填塞材料的末端离开了距离Y的位置粘接表层材料和第一填塞材料而形成粘接部(30)。使表层材料的末端沿着第一填塞材料的末端弯曲,并与第二填塞材料重叠地弯曲,对表层材料和第二填塞材料进行缝制而形成第一缝制部(31),在由于第一缝制部处的折回而重叠的部分分别对表层材料和第二填塞材料进行缝制而形成第二缝制部(32)。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将贴里有填塞材料的装饰罩覆盖于座椅填充物(发泡成形材料)而成的带填塞材料的座椅表皮构造及该带填塞材料的座椅表皮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车辆用座椅那样的座椅在作为骨架部件的座椅框架(座椅座垫框架、座椅靠背框架)上载置由聚氨酯泡沫等发泡材料构成的座椅填充物(发泡成形材料),并以将多个装饰罩片缝制为大致袋状而成的装饰罩覆盖座椅填充物而形成。
为了使车辆用座椅具有高级感,如下的装饰罩已广为人知,上述装饰罩在由人造皮革(合成皮革)等成形的装饰罩的背面贴里较薄的填塞材料来提高缓冲性,或对两片装饰罩片的末端(以下,适当地简称为“装饰罩末端”)之间进行缝制,并在缝制部附近实施单缝或双缝来提高装饰性(例如,日本特开2007-289284号公报、日本实开平03-094200号公报)。
例如,在日本特开2007-289284号公报中记载有如下的结构:在车辆用座椅的头枕或扶手的装饰罩中,装饰罩片由表层材料和填塞材料构成。对表层材料和填塞材料在其末端实施环缝的包缝缝合而一体化。
装饰罩片将从装饰罩末端到离开了一定距离的位置设为折回部,保留折回部,对重叠的两片装饰罩片进行缝制而形成缝制部。装饰罩末端以将缝制部作为中心向左右展开的方式向装饰罩背面折回,在各折回部对装饰罩末端进行缝制。
能够将该头枕等的装饰罩片的结构应用于车辆用座椅的座椅座垫座面等的装饰罩片的结构。
在日本实开平03-094200号公报中记载有如下的结构:在车辆用座椅的座椅座垫的装饰罩中,装饰罩片由表层材料、第一、第二芯材及通过层叠加工而整体熔敷于表层材料的填塞材料构成。装饰罩末端被夹入并缝制于两个芯材之间。第一芯材配置于一个装饰罩末端的上方,第二芯材配置于装饰罩末端的下方,将第一、第二芯材缝制于装饰罩末端而形成缝制部。在缝制部将装饰罩片折回,装饰罩片覆盖第一芯材和缝制部。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289284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实开平03-09420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在日本特开2007-289284号公报记载的结构中,通过表层材料和填塞材料对末端之间以环缝的包缝缝合进行缝制而一体成形,因此装饰罩的外观设计提高。另外,表层材料和填塞材料的一体成形不是通过整体熔敷进行,能够仅通过缝制简单地进行。另外,即使座椅座垫座面上的就座者在座面上移动而表层材料相对于填塞材料错位,由于表层材料和填塞材料被缝制(包缝缝合),因此表层材料相对于填塞材料的错位也较少。
然而,折回部中的装饰罩末端的缝制露出于装饰罩片的上表面,有时由于上下车时的移动或就座,缝制会刮到就座者或磨损。因此,有可能由于缝制的线的散开或切断而损害外观设计。
在日本实开平03-094200号公报的结构中,装饰罩片被折回而覆盖装饰罩末端和第一芯材的缝制部。因此,即使产生了装饰罩末端的缝制的线的散开或切断,也会被装饰罩片遮挡,没有损害外观设计的担忧。
然而,由于缝制部被装饰罩片遮挡,因此无法期待缝制的设计效果。另外,芯材需要两种,零件数增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泰极爱思,未经株式会社泰极爱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8003549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