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施工机械的轮驱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80028025.5 | 申请日: | 2015-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6055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1 |
发明(设计)人: | 郑银洙;金昌铉;金东牧;曹伊亨 | 申请(专利权)人: | 斗山英维高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W10/14 | 分类号: | B60W10/14;F16H61/04;B60K6/22;B60K6/26 |
代理公司: | 北京挚诚信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38 | 代理人: | 李延虎 |
地址: | 韩国仁***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施工 机械 驱动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轮驱动系统,其包括:发动机,连接在发动机以产生电能;前桥,通过前方驱动轴至少驱动一个前方轮;后桥,通过后方驱动轴至少驱动一个后方轮;中央连接单元,被配置成能够分别连接至前方驱动轴和后方驱动轴。前桥和后桥分别包括:前方电动机和后方电动机,用于产生驱动扭矩;前方变速器和后方变速器,用于根据施工机械的速度将所述驱动扭矩转换为需要的变换扭矩并分别向前方轮和后方轮传递。由于多个变速器可以具有相互不同的变速比和变速点,所以多个变速器在满足工机械需要的牵引荷载的同时当变速时可以连续传递扭矩。而且,由于可以使用轻小型,所以可以使施工机械轻量化、小型化,并且可以改善燃油效率以及改善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施工机械的轮驱动系统。具体而言,是关于混合动力的施工机械的轮驱动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对分别利用发动机和发电机为动力源的混合动力的驱动系统的研究呈增长趋势。具有所述混合动力的驱动系统的施工机械需要执行常规行驶至高荷重工作,因此所述施工机械的前桥以及后桥分别包括的电动机需要分别可以产生低扭矩至高扭矩。
通常可以产生高扭矩的电动机重量会很重,具有大体积以及高价格。因此具有所述电动机的施工机械重量变重、体积变大,所以会产生所述施工机械燃油效率以及工作效率降低的问题。
在具有所述混合动力驱动系统的施工机械中,考虑到多个电动机分别驱动多个轮的情况,需要新轮驱动系统来分别减轻所述电动机的负荷条件并且分别增加所述电动机的轮驱动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轮驱动系统,用于提高轮驱动效率。
为实现上述本发明的一个目的轮驱动系统包括:发电机,连接在发动机以产生电能;前桥,具有前方电动机与前方变速器,所述前方电动机用于驱动至少一个前方轮并且接收所述发电机供应的所述电能以产生驱动扭矩,所述前方变速器用于接收所述电动机供应的所述驱动扭矩并且根据施工机械的速度将所述驱动扭矩转换为需要的变换扭矩并通过前方驱动轴向所述前方轮传递;后桥,具有后方电动机与后方变速器,所述后方电动机用于驱动至少一个后方轮并且接收所述发电机供应的所述电能以产生驱动扭矩,所述后方变速器用于接收所述电动机供应的所述驱动扭矩并且根据所述施工机械的速度将所述驱动扭矩转换为需要的变换扭矩并通过后方驱动向所述后方轮传递;以及中央连接单元,被配置成能够分别连接至所述前方驱动轴和所述后方驱动轴,并且用于在所述前桥以及所述后桥之间相互传递所述驱动扭矩。
根据示例性实施例,所述前方变速器以及所述后方变速器可以分别被配置成具有至少两个变速段数,并且在相同的变速段所述前方变速器具有第一变速比,所述后方变速器具有与所述第一变速比不同的第二变速比。
根据示例性实施例,所述第一变速比可以大于所述第二变速比。
根据示例性实施例,所述前方变速器被配置成当所述施工机械达到第一变速允许速度时能够进行变速,所述后方变速器可以被配置成当所述施工机械达到与第一变速允许速度不同的第二变速允许速度时能够进行变速。
根据示例性实施例,所述前方变速器以及所述后方变速器可以被配置成具有至少两个变速段数,当所述施工机械的所述速度在第一变速允许速度至第二变速允许速度范围内时所述前方变速器和所述后方变速器可以位于相互不同的变速段。
根据示例性实施例,所述前方轮包括:前方左侧轮和前方右侧轮;所述前方驱动轴可以包括:分别连接至所述前方左侧轮和所述前方右侧轮的前方左侧驱动轴以及前方右侧驱动轴。所述前桥还包括:前方驱动轴连接单元,用于连接所述前方左侧驱动轴以及所述前方右侧驱动轴;所述中央连接单元可以被配置成能够与所述前方驱动轴连接单元连接。
根据示例性实施例,所述前方驱动轴连接单元可以包括差动齿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斗山英维高株式会社,未经斗山英维高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8002802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